“粤桂一家亲”再牵手,省际廊道持续打造睦邻廊道

南方+ 记者

在肇庆怀集县岗坪镇太原村,一片番石榴园结出拳头大果实,散发出迷人果香。果园老板告诉记者,通过土地流转,番石榴园有近一半面积横跨太原村,延伸至省际交界处的广西贺州八步区爱群村,“省际接壤地区乡村产业布局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增进粤桂一家亲”。

肇庆市与广西梧州市、贺州市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通,封开和怀集两县共有11个镇、30个行政村与广西接壤。一直以来,省际接壤处存在着社会管理、环境治理、产业合作治理难、协调难、融合难等问题。

千难万难,抓好党建引领这根红线就不难。近年来,肇庆封开县、怀集县与广西接壤县区建立起党建联抓机制,推动两地三村党员干部常态化学习交流,以党建引领带动解决一批痛点难点问题,有效增进“粤桂一家亲”生动局面。

记者了解到,肇庆与广西梧州、贺州合作再牵手,高质量共建肇贺、肇梧2条“红色睦邻廊道”,努力让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区域关系更加和睦融洽、区域合作更加深入高效,努力让两地接壤地区的人民群众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我的牛跑到广西把庄稼糟蹋了,对方把我的牛打伤了。”中午时分,接到村民电话后,怀集县岗坪镇太原村党支部书记郭志富丢下碗筷,拿出手机联系上贺州市灵峰镇爱群村村干部。在两村村干部现场劝说下,原本怒火中烧的双方当事人冷静了下来,迅速达成调解。

受访者供图

太原村与爱群村田连着田、水接着水、路联着路,有时站在田埂上便身处两广交界。在这里,土地空间“亲密接触”,间接产生了田地、山林、用水等纠纷。但是对于两村村干部来说,处理这样的“跨界纠纷”已经轻车熟驾。

2021年以来,太原、维安、爱群三条接壤村探索党建联抓,成立起太原·维安·爱群粤桂省际联合党支部,三个村委会定期召开学习会、每季度召开治安研判会、按需召开矛盾调解会,把许多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党建联抓带来最直接的好处是社会治安环境焕然一新。自2021年起,太原、维安、爱群没有发生过违法犯罪案件,彻底解决因跨境土地、用水问题产生的纠纷,为两地三村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受访者供图

党建联抓带来了民心团结。近两年来,岗坪、长安、灵峰三个接壤镇共同出资修缮提升西界庙,挂放四邻八寨历代状元、进士、举人、贡元等牌匾,挖掘好承载着共同历史印记的古井、古房、古驿道遗址,举办“两广三镇”文艺联欢晚会和篮球赛,每三年联合举办一次“打醮”活动,吸引众多群众参与。

受访者供图

党建联抓带来了乡村风貌提升。过去几年时间里,怀集县深入贯彻广东省委省政府省际廊道建设部署,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持续推动美丽乡村、美丽圩镇建设。三地村委会一起谋划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如今走在太原村,路两侧装修风格统一而别具特色的商铺让人眼前一亮。群众无偿献地、党员带头拆危房、村民自愿组建卫生监督员队,雨污分流、“厕所革命”、巷道硬底化……一个个新变化让群众拍掌叫好。爱群村借鉴太原村的好经验、好做法,开展好“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星级文明户”等文明创建活动,规范村规民约,引导党员群众同心同德推进乡村治理工作。

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肇庆市与广西梧州市、贺州市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通,三市正在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共同发展起“菜篮子”“米袋子”和“果盘子”等相近产业。

肇梧贺三市,尤其是接壤地区,如何克服资源要素和配套设施支撑不足,激活乡村振兴产业“一池春水”成为粤桂合作的重要课题。

受访者供图

记者从怀集、封开两县了解到,当前肇贺、肇梧根据“地域相邻、产业相近”原则,探索“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乡村产业布局一体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怀集岗坪镇与贺州灵峰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建产业合作协商队,动员两地群众整合流转连片土地1400多亩,引入龙头企业共建产业示范基地,发展丝苗米、莲雾、红宝石芭乐等特色优势产业。

封开大洲镇大力推动粤桂两地特色农产品和特色文旅深度融合,成立9家公司、36个家庭农场,打造杏花鸡、食用菌、兰花等一批示范基地,引进特色精品民宿和星级农家乐,吸引大学生、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等平台,肇贺两市携手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构建面向大湾区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配送体系。

受访者供图

粤桂省际党建联席会议运行一段时间以来,两地干部群众越来越清晰认识到,党建先行才能带动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记者从7月28日上午召开的肇庆市“西江党旗红·红色睦邻廊道”项目现场推进会了解到,肇庆将高质量打造肇贺、肇梧2条省际“红色睦邻廊道”,重点推动肇贺、肇梧接壤区域在整体规划、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建立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推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农村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落地见效,把睦邻友好的基层治理优势转化为推动区域合作的强大动力,努力形成粤桂一家亲的生动局面。

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红色睦邻廊道”将建立起“1+10”联建共建模式,以党建联席会议为平台,建立起党建联抓、队伍联育、文化联建、产业联促、治安联防、矛盾联解、生态联护、信息联通、资源联享、活动联办等10方面联建举措。

记者了解到,肇庆将通过1年时间实现省际“红色睦邻廊道”进入常态化建设,并同步开展肇庆与清远、佛山、云浮等地的市际“红色睦邻廊道”建设。

【南方+记者】刘亮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唐锦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