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反诈】@端州的家长们,警惕“假老师”混进家长群骗钱!

端州发布
+订阅


近日,

端州反诈中心接到辖区家长反映:

深夜时分,在端州区某小学家长群内,

有人冒充班主任微信名称、头像

在群聊中以收取教材费为由要求家长转账。

学校的班级群、补习班的交流群........身为家长,相信大家都加入了不少家长群。但是,有些不法分子却乘虚而入,瞄准这一机会,混入群中冒充“老师”以借收取资料费的名义实施诈骗。


据了解,不法分子通常利用各种手段进入班级群,潜伏在群内观察班主任的“发言规律”后,找准时机替换成与班主任一样的昵称与头像,开始发言骗取家长们信任,随后要求家长扫描二维码缴纳学费、资料费、补习费、培训费等实施诈骗。


端州区反诈中心民警崔晓安说:“这类诈骗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骗子有可能不止一个人潜伏在群里面,还有一些‘托’会回复收到或者已转账等形式,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获取家长的信任。此外,骗子在群里会复制班主任的头像和姓名,也有‘托’来冒充一些在群里不是很活跃的家长的名字,所以蒙蔽性比较高。”

套路分析

广撒网式搜索进群诈骗

违法分子会通过广撒网式搜索“家长群”等关键字进入家长群内,或在聊天软件、游戏等网络平台,或在校园门口逗留,以糖果、小礼品、换取游戏账户英雄、皮肤等形式诱骗学生添加QQ或微信等聊天软件,继而索要班级群的二维码,利用部分微信群与QQ群没有设置相应的验证步骤、群管理员疏于管理漏洞,悄无声息进入多个家长群。而本案中,骗子是以让学生免费得到糖果为幌子,得到了家长群的信息。

换头像以假乱真

犯罪分子进群后先进行“潜水”观察,待摸清楚班主任的“发言规律“后,找准时机替换成与班主任一样的昵称与头像,开始发言骗取家长们信任,随后要求家长扫描二维码缴纳学费、资料费、补习费、培训费等实施诈骗。

利用时间差,发布诈骗信息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老师上课时都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或者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晚上大多数都较早休息。不法分子借机下手,利用时间差,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

单笔诈骗数额小但受害人多

犯罪分子通常采用学杂费、教材费等名目收取费用,“单价”不高、单次在某一班级骗取金额较小,部分受害人甚至没有报案意识。

民警介绍,该类型案件单笔诈骗数额小但受害人多,因此家长们如遇到在班级群收取各类费用的时候,必须要提高警惕。

小编在此呼吁:

作为家长,在学校提出要收费的情况下,首先要向班主任进行核实。

作为老师,建议在群里开启实名认证,必须要验证对方的身份才允许进群。

作为学校方面,建议定期向家长、老师进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做好各方面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守护好我们的钱袋子。




记者:罗婉靖 植建麟

通讯员:侯学婷 冼宇瑜

部分资料来源:平安端州

编辑:朱嘉豪

编审:李欣颖 徐步河

端州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