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2000个充电桩,清远发布“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南方+ 记者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50万吨标准煤,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260万千瓦,供电可靠性达到99.95%,在市内各区域及城际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约2000个充电桩……近日,清远市政府印发《清远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清远市抢抓“双区”发展重大机遇、全方位深化广清一体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推动清远市“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由清远市发展和改革局组织编制《规划》。

《规划》提出,经过“十四五”时期的建设及发展,全市能源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能源供应安全保障显著增强,能源利用更加高效,能源消费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建成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创新”为总目标的现代能源体系。

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清远将重点构建多元互补的能源供应体系,多元化发展可再生能源,重点推进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新能源综合应用,“十四五”期间新增光伏发电300万千瓦以上、风电60万千瓦以上、生物质发电4万千瓦装机容量;科学发展清洁高效煤电,“十四五”期间新增煤电装机200万千瓦;积极推进天然气发电和集中供热,“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天然气发电装机约91万千瓦。

重点构建坚强可靠的能源储运体系,优化完善坚强电网,加快天然气管网体系建设,加快“县县通”工程建设,提高管道气化率至60%左右、城镇居民气化率至70%左右;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消费体系。优化布局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行业绿色化改造。推动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到2025年力争建设LNG加注站2座、充电桩约2000个;构建智慧融合的能源产业体系,应用云计算、多能数据融合、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推动电厂升级、综合能源网络建设,打造智慧能源生态体系;重点探索协调有效的能源治理体系,推进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电价、气价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瓶改管”“煤改气”,推动“油改气”。

此外,构建高质量乡村现代能源体系,优化乡村能源供给结构,加强乡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推进“美丽乡村燃气建设、气化村镇”等惠民工程,推广乡村液化石油气(LPG)智能微管网工程。探索发展乡村智慧能源,鼓励发展乡村智慧能源服务站、农村电气化智慧大棚、电气化水产和畜牧养殖、果蔬加工、智慧家居和乡村智慧台区、智慧营业厅等智慧能源示范项目。

【记者】邓文燕

编辑 梁杰
校对 陈大钻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