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华学院学子到兴宁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南方+ 记者

今年7月,广州新华学院知“稻”社会实践队赴梅州兴宁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开展了以丝苗米调研为主,研学支教、走访观察农情民情、探访老党员、参观红色文化遗迹为辅的实践活动。在田间地头,实践队成员们切身感受“三农”工作,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

寻兴农“稻”路,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队先后拜访了李志新与罗新辉两位全国种粮大户,就当下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和丝苗米产业所遇到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展开交流。

在兴宁市润丰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队还深入丝苗米种植农田和加工厂房,学习参观丝苗米的种植过程和收割后一系列作业流程,与当地农户深入交流,切身体会农业机械化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意义。

知识点亮童心,青春筑梦未来

青春烛梦,爱心护航。知“稻”社会实践队结合所学专业特色以及孩子们的喜好,围绕思想引领、素质拓展、自护教育、研学实践等方面,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快乐阅读、剪纸艺术、安全教育、普法教育等一系列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课程,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实践队还通过带领孩子们来到丝苗米稻田研学,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割稻谷,深度体验农耕文化,亲身感受亲近自然的乐趣和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

短暂五天,知“稻”实践队成员在有限的时间里,用青春力量,带给留守儿童陪伴和关怀,为他们的逐光筑梦之路添砖加瓦,赋能乡村教育振兴。

翻阅红色“史书”,赓续红色血脉

“只要在一年,就奋斗一年,在一天,就奋斗一天。”在老党员家中,实践队队员与他们深入交谈,一起重温红色记忆。大家认真聆听老党员们的故事,在谆谆教诲中拾忆入党初心,更加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活动期间,实践队还实地走访罗屏汉张瑾瑜烈士纪念馆和故居等红色地标,重温革命峥嵘岁月,在缅怀先烈中汲取奋进力量、激发报国之志。

社会实践是青年与社会有效沟通的桥梁,这个夏天,新华学子走出校园、走向乡村、走入基层、走近人民群众,发挥专业特长,用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全媒体记者】魏丽文

【通讯员】郭思燕 杨冬萍 肖建锐 李文清

编辑 罗蔚然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