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走红后,全家哭了一场!

南方新闻网
+订阅

近日

一则名为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

冲上B站热播榜第一

视频中

UP主“衣戈猜想”讲述了山村里的二舅的故事

一个意外残疾、终生未婚

却坚强乐观的能工巧匠的故事

网友们纷纷留言

“一辈子都在创造和修复”

“在二舅身上体悟到民族的平凡、美好和强悍”

视频中

二舅遇逆境不沉沦

遭挫折不沮丧

受苦难不屈服

始终热爱生活、自强不息

如今已是全村公认无所不能的“修理大师”

其“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的一段笔记

引发人们深刻共鸣

寥寥几字

映照了二舅平凡而不平庸的人生

究竟是什么

让我们为之动容

二舅总有办法

在视频旁白平静的讲述中,如果不是那次发烧,如果没有一天内打了四针导致残疾,小时候总是考全校第一的天才二舅,或许就考上了大学,拥有更多人生选择。

人生没有如果,但二舅总有办法。衣戈在采访时清楚地记得,二舅的口头禅是:“这东西还用学吗?”

他用三天时间看会了木匠活,开始做木工。

有木匠手艺,会电工,甚至还会一点针灸的他,是那种村里的“能人”。拎着熏香米醋桶改造的工具箱,他给留守老人占比达80%的村庄修插线板,修收音机,修燃气灶,修洗衣机……

衣戈记得,当初三舅家儿子娶媳妇出不起彩礼,二舅找人借钱,再借给三舅。

就连当年衣戈父母结婚、大姨结婚时,家里所有的家具都是二舅做的。普通人做这样一整套家具或许只用几个月,但对腿脚不便的二舅来说,这需要他放下其他活计,做上一整年。

衣戈的记忆中,二舅总是在做东西,就连二舅收藏的视频,也都是在修剪子修家具。

收养了女孩宁宁后,二舅更忙了,不能陪伴宁宁的时间里,他都在干活赚钱,开了线的笔记本上,一笔笔记着账:在李X家,15天赚60元;明X家,7天赚28元……宁宁结婚时在县城二十多万买的房子,二舅掏了十几万。

但二舅也有没办法的时候。

那天他喝多了酒,想起来自己这一辈子好像确实过得有点苦,于是嚎啕大哭,几个姐妹也抱着他一起哭。

那是衣戈有记忆以来,唯一一次见到二舅哭。此后的几十年里,他一直都是笑眯眯、乐呵呵的。

二舅总有办法,他一辈子都在创造和修复,包括他自己。

自己不值得

但为别人,可以

最初提出要给二舅拍视频,衣戈被拒绝了。

二舅觉得,自己不值得。“他认为只有明星才可以拍视频。”

后来,作为老师的衣戈找了个借口,说拍视频是为了激励学生,二舅才同意了。

视频发布后的火爆,是衣戈没有想到的。几百万的视频播放量,5.8亿的话题词阅读量,二舅在挣扎与困顿中表现出来的庄敬自强,不仅感动了衣戈,也浸润了观众的心。

明明是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可衣戈的母亲看到视频后,眼泪流了一遍又一遍。“她看了可能有几十遍,原本挺内敛的人,背着我们把自己关在屋里哭了好久好久。”

大姨哭了,其他的舅舅哭了,宁宁也哭了。

这则视频会得到多少奖励,暂未可知,不过,衣戈打算给二舅3000元。但他也很清楚,没有恰如其分的理由,二舅肯定不会收。于是,他撒了个谎,说平台在评选自强不息奖,发现了二舅,还怕身边的人独吞,必须转到他的账户里。

二舅接受了这个理由,但他没有银行卡,给外甥发了存折号。

衣戈打电话告诉了二舅视频爆火的这件事。二舅不知道什么是热搜,也不知道B站,听到这个消息的他,咿咿呀呀地说了几句话。

“我其实不明白他到底说了啥,他好像没什么感觉。”

粗糙的,细腻的

很难定义二舅的这个视频到底是什么。

没有精致的画面,但有人说这是今年最好的现实主义电影;有人说这是一部普通人的史诗纪录片,但似乎又少了同类型纪录片里沉甸甸的苦难;也有人说这是最体面的爆款短视频,但是11分钟的时长,又显得有些尴尬。

最初想到做这个视频,衣戈也只是想了却自己的心愿。

小时候,和二舅离得很近,觉得他平平无奇;长大后,9年北漂,成家立业,衣戈开始看到生活的面目,此时离二舅越来越远的他,突然发现,自己从未真正了解过二舅。

不同于以往精心制作的每一条视频,对二舅的故事,衣戈没有设定任何涨粉或阅读量的期待,妻子是唯一的帮手。

拍摄人员不固定,拍摄时间不固定,手机记录,抖动的镜头,一个通宵的剪辑——设备是简陋的,画面内容是粗糙的,处理也是仓促的,从内容到拍摄都略显毛糙的视频,却流淌出最柔软无声的情感。

很多人质疑故事的真实性。对此,衣戈一字一顿地回应:“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我甚至还删改了一些更具有传奇性的东西。”

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视频镜头中的二舅,走过了曲折的一生,没有所谓的“逆风翻盘”,也没有柳暗花明的“酣畅”,有的只是普通人艰难而又乐观地“把一手烂牌打好”。

与时下流行的“快餐文化”冲击不同,视频娓娓道来的叙事就像一部纪录片。视频饱满、充分地讲述故事,金句频出,治愈和慰藉了人们焦虑和不安的灵魂。

视频也没有大道理的说教,但却蕴含了生活哲理,不同心境、不同阶段、不同人群都能从中得到感悟,汲取将“不如意”生活过得“如意”的智慧。这样的二舅鲜活美好。

很多人关心,视频中二舅没办下来的残疾证,最后办下来了吗?

衣戈说:“办下来了。”

“如果”,两个笔画加起来不过14画的字,却可能是很多人回首岁月时最尖利的刺。

衣戈用镜头记录了“二舅”的一生,也为面对大大小小屏幕的我们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得以窥探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得以了解,在充满不确定的环境中,一个普通人,如何用自身的确定性去改变,以自身的血肉之躯去对抗命运。

当初,二舅仰望的那方天井,似乎框定了他生活的范围。

他这辈子没用过马桶,也没有红绿灯意识;除了北京,二舅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他以为只能顾好自己,最终却顾好了宁宁,顾好了八旬的母亲,顾好了一个村庄,甚至顾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精神内耗”的你我。

二舅的世界是有局限性的,当可能的生活被框定,他过出了最饱满的生活。同时,也为观看者打开了一扇窗,提供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生活样本: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

看见具体的风景,做具体的事,爱具体的人。

从二舅,到我们

不过,二舅是别人的,感动是即时的,故事是他者的,生活是自己的。自己的日子、疼痛和艰难,最终还是需要自己鼓起勇气去面对。人们在被“二舅”的故事短暂按摩和治愈后,还要回到自己眼前的苟且。

比照他人,身体健康、父母无恙、家庭圆满,哪怕工作中遇到小困难,生活中存在小摩擦,都不过是让人变得稳重的“插曲”,让人做好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准备;比照过往,时代不断变迁,事物不断更替,过去无法更改,历史不停向前发展,只要往前看就能走出痛苦,走向“诗和远方”。

视频火了之后,网络上出现了让二舅去各大短视频平台直播的声音,对此,原作者已发声表示拒绝。人人都有各自的活法,我们惟愿被流量吞噬、被网红包围的闹剧不在二舅的身上重演。与其“帮助”二舅,不如回归自身,让二舅安安静静陪姥姥度过余生,让自己在品味生活酸甜苦辣后,仍能积极尝试“玩转人生”。

来源 :南方网、中国新闻网

编辑:斯卫琪、林敏倩(实习生)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