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伏天的到来,我们进入了全年当中最热的时段,“出门5分钟,出汗1小时”,一点都不夸张。那么怎么在如此炎热的天气里预防中暑呢?我们来听听医生的建议。
据了解,中暑是由于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及核心体温急剧升高,进而可能造成多器官功能不全,其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环境温度过高、超负荷劳作或运动、缺少热适应性训练和高龄等原因。医生介绍,老人、儿童包括婴幼儿、孕妇、高强度工作人群,睡眠不足人群都属于比较容易中暑的对象。
惠东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康复科副主任黄永杰:“三伏天怎么预防中暑,建议尽量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工作,如在天气炎热时,确实需要长期户外逗留,寻找适当遮阳、阴凉处,或将活动时间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即使短时间在空调等凉爽环境停留,也会大幅度降低中暑或严重中暑的发生,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体弱者等机体调节能力差的人群。”
医生建议,市民平时要多喝水,注意消暑降温,饮食少荤少油,多吃蔬菜瓜果,要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等。
惠东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康复科副主任黄永杰:“平时要注意饮食和休息,饥饿、疲劳和睡眠不足会更容易中暑,如长时间活动注意中间适当休息,穿着凉爽,选择浅色、宽松、简便的衣服,或戴遮阳帽等。科学饮水,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正确的方法是随时喝水,以保持人体所需的水分。口渴时也不要大量饮水,否则会使胃肠难以适应。适量喝淡盐水或者运动饮料,补充汗水中流失的盐及矿物质。适量食用消暑食品,如冬瓜汤,绿豆水,西瓜等。”
如果身边有人出现中暑,医生建议可先采取简单的降温方法,如转移至阴凉处,喝水,服用降暑药物等,如果无法缓解症状,一定要及时送医,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惠东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康复科副主任黄永杰:“如果发生中暑怎么办呢?建议迅速脱离高温,移至阴凉通风处,松解衣裤,方便呼吸及散热。及时补充淡盐水或含盐饮料。可用冷水适当擦拭身体,或者冷敷帮助冷却降温。如经以上措施症状慢慢缓解,那么问题就不大了,如经以上措施,症状仍未缓解,应及时送医院救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