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回应近期热点!事关“保交楼”、5家村镇银行风险处置、个人养老金制度配套政策......

广东正和消保中心
+订阅

今年上半年,

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发展情况如何?

采取了哪些措施支持房地产行业稳定?

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工作

有哪些新进展?

在继续拆解影子银行方面

还有哪些新举措?

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取得了

哪些成效?

7月2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2022年上半年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法规部主任綦相,政策研究局负责人叶燕斐,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刘忠瑞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应。

此外,针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提问的“疫情扩散导致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不少行业发展出现了一些困难,目前银行业资产质量如何”,刘忠瑞表示,银保监会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及时出台多个行业专项纾困政策。通过纾困保住了企业,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资产质量整体保持平稳态势,风险总体可控。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9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069亿元,不良贷款率1.67%,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

上半年银行业保险业总体运行稳健

綦相介绍,截至6月末,银行业保险业总体运行稳健,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银行业资本和拨备水平、保险偿付能力充足,有序推进高风险中小银行和保险、信托机构风险处置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法规部主任綦相

上半年继续加大了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处置不良资产1.41万亿元,同比多处置2197亿元。持续压降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上半年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合计减少3806亿元。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因城施策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稳妥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

初步统计,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203.8%,资本充足率14.87%。目前,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24.2%,保持了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此外,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基础框架初步确立,首批646亿元资金筹集到位。

坚持“房住不炒” ,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

近日,江西景德镇某个楼盘延期交房引发关注。

刘忠瑞表示,银保监会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加强与住建部、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协同配合,支持地方更加有力地推动“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刘忠瑞

在地方党委政府“保交楼”工作安排的总体框架下,银保监会指导银行积极参与相关工作机制,配合压实企业、股东等相关各方责任,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主动参与合理解决资金硬缺口方案研究,做好具备条件的信贷投放,协助推进项目快复工、早复工、早交付。同时,指导银行做好客户服务工作,加强与客户沟通,依法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银保监会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紧紧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贯彻房地产长效机制要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刘忠瑞介绍,6月份,房地产贷款新增2003亿元,房地产信贷整体运行平稳。

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银行风险处置

针对河南、安徽村镇银行事件,綦相回应称,银保监会坚持严格依法依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进行处理。凡依法合规办理的业务均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前期,有关单位已经对外公布了5家村镇银行账外业务客户资金垫付的公告。7月21日上午河南、安徽相继发布公告,启动了对10万元以下客户本金的第二批垫付工作。“目前,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过程中。”綦相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和相关部门一道,继续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依法依规处置风险。后续的进展情况,有关单位将会及时通报。

中小银行是我国银行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总资产96万亿元,占银行业的29%。其中,“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分别占银行业的39%和46%,为支持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针对部分中小银行“被负面传闻”“被造谣”的情况,綦相表示,银保监会积极会同相关部门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及时传递真实信息,消除可能产生的疑虑和误解,共同维护行业稳定,充分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目前,我国中小银行总体运行平稳、风险可控。”綦相称,针对个别机构暴露出的风险问题,银保监会将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银行风险处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金融财产安全,做到让人民满意、让社会放心。

上半年,中小银行累计处置不良贷款5945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处置1184亿元。推动“一省一策”“一行一策”处置化解中小银行风险,例如批准了中原银行吸收合并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以及焦作中旅银行。

将建立影子银行的风险分类、风险权重、资本拨备计提等标准

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一直是银保监会近年来的工作重点。

刘忠瑞指出,我国高风险影子银行呈现出与全球其他经济体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为类信贷。类信贷影子银行本质上是贷款,但未按贷款监管,且透明度较低、资金池运作是影子银行最大的风险隐患。

对此,银保监会积极采取措施,坚决清理借金融创新的名义,实质开展脱实向虚、乱加杠杆、监管套利等乱象,弥补监管制度短板,对违法违规行为严肃问责,大力压降类信贷影子银行规模。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类信贷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大幅压降超过25万亿元,野蛮扩张势头已经得到遏制。”刘忠瑞介绍,截至6月末,银行同业理财从高峰时的超过6万亿元压降到百亿元左右,信托贷款较年初减少0.39万亿元,银行同业特定目的载体投资保持下降趋势。

刘忠瑞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严防类信贷影子银行反弹回潮,严禁多层嵌套投资、资金空转、脱实向虚、伪金融创新行为等,把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统一同类机构和产品的监管标准,建立影子银行的风险分类、风险权重、资本拨备计提等标准

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取得五方面成效

银保监会高度重视新市民的金融服务工作,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因地制宜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新市民的金融服务。

叶燕斐介绍,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取得五方面成效:

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负责人叶燕斐

一是创新产品和服务。通过优化调整已有信贷产品、推出专属信贷产品、持续优化保险服务等方式,扩大支持新市民创业就业的金融服务供给。

二是加强住房金融服务,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持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满足新市民安居需求。

三是完善健康和养老金融服务。通过完善健康保险服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助力优化社保和医保服务等方式,强化对养老行业的金融支持。

四是积极落实国家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和助学贷款等相关政策要求,支持新市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子女教育。

五是针对新市民特点,积极优化开户等基础金融服务,并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助力保障新市民合法权益。

个人养老金制度配套政策已在征求意见

关于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綦相表示,一方面,银保监会积极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研究制定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力争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早日实施。目前,相关配套政策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即将出台,具体时间要视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整体工作进度来确定。

另一方面,银保监会着力规范和促进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稳步推动产品的创新试点。截至6月末,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累计投保件数达19.6万件,其中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投保2.96万件,这一保险投保简单、交费比较灵活、收益稳健,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和欢迎。

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多增2100亿元

今年受疫情多点反弹和国际局势动荡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有效信贷需求也有所下降,今年4月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环比下降了900多亿元。

綦相介绍,为此,银保监会及时召开了大中型银行小微金融工作例会、全国小微金融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印发42条助企纾困政策通知,督促银行统筹帮扶市场主体纾困和防范信用风险,稳住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5月、6月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分别达到3300亿元9300亿元,有力扭转了4月总量下跌的势头。

截至6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84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77万亿元,同比增速22.6%,较各项贷款增速高出11.69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客户数3681万户,同比增加710万户

“特别要指出的是,今年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量达到2.69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100亿元,反映了今年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比去年有所加大。”綦相说。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