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表超70°C!今年为啥这么热?

广东科普
+订阅

今年夏天的广东有多热?

走在外面

可能真的会被烫伤

据“珠海气象”报道

广东部分地市地表温度超70℃

70℃是个什么概念?

大概就是

“撒点盐就能吃了”

“放点葱花味道更好”

这周“热晴”不减

截至7月25日14时10分

全省102个高温预警生效

其中高温红色预警高达25个

今年的天气为什么这么热?

主要还是“归功于”我们熟悉的——副热带高压。

目前,副热带高压正控制江南、华南一带。在它的控制下,内部盛行下沉气流。下沉气流就像一个大锅盖,罩在城市上空,地面的热量难以扩散,空气下沉被压缩,使得温度升高,热量散不出去,给人的体感除了热还是热。

▲ 副热带高压所在位置示意图

(深红色区域即为高压所在区域,仅供参考)

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7月9日到25日,广东已连续17天出现了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过程,全省平均气温30.1℃,较历史同期偏高1.4℃,为历史同期第三高。

7月25日,全省86个国家气象站中有62站日最高气温超过37℃(全省占比72%),其中五华、顺德和高要3个站分别录得39.6℃、38.8℃和38.8℃的日最高气温,打破该站有气象记录以来7月极端最高气温纪录。

热+1

热+1

热+1

高温是如何炼成的?

↓戳视频了解↓

湿热和干热,哪个更难熬?

气象学上,气温在35℃以上时可称为“高温天气”,如果连续几天最高气温都超过35℃时,即可称作"高温热浪"天气。

一般来说,高温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另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称为“桑拿天”。

南方的热多为湿热,好比这几天,广东的小伙伴都感觉自己在“蒸桑拿”。

为什么湿热比干热更难熬?

人是恒温动物,自身可调节体温,当空气温度高过体温时,人体可通过出汗蒸发来散热降温。但当空气中温度和湿度均过高时,人体通过出汗散热的效率就会变低。

当气温高于一定数值后,在相同的气温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的增幅就越明显。

高温什么时候是个头?

未来的夏天,会更热更难熬吗?

国际权威杂志《科学进展》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1979~2017年间,全球潜在致命的高温高湿事件数量增加了一倍,而且频率和强度都在上升。

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程正泉表示,这种高温晴热的天气将会持续。

✎ 广东天气预报

预计未来一周,广东高温酷热天气持续,仍有大范围35℃~38℃高温,粤北和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市县可达39℃左右。

高温天气

紫外线不得不防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激光理疗科主任龚业青表示,高温天气下的紫外线不仅会让我们晒黑、晒伤,甚至会有加速老化、产生皱纹等问题,一定要做好防晒。

上午11点到下午4点紫外线的强度高,长波辐射会穿破表皮到真皮,造成皮肤胶原断裂,直接带来光老化的损伤。还有中波紫外线,它可以穿破表皮到基底层,严重时会造成皮肤的变异,出现癌变。

市民外出时可以选择物理防晒,比如防晒袖、太阳伞、太阳眼镜等,如需要户外作业,最好根据自己皮肤的特性选择防晒乳或防晒喷雾等化学防晒的方式。

↓点击查看往期推文↓

《为什么有人被晒黑有人被晒红?紫外线说了算!》

尽量选择SPF15或25以上甚至SPF50以上的防晒产品,防晒最好是4个小时补涂一次,如要进行户外工作,建议提前半小时进行涂抹,选择涂抹方式和涂抹时间。

最后提醒大家

酷暑三伏

很多人躲在空调房里不出去

冷饮、雪糕天天吃

但是注意了

这些禁忌千万不能犯!

↓  ↓  ↓

(可上下滑动阅览)

今日推荐视频

夏季被毒虫叮咬

如何应急处理?

炎炎夏日

皮肤会招致各类毒虫的叮咬

严重的可致命!

被毒虫叮咬后如何应急处理?

一起来看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