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维新思想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全面看世界第一人”,中山籍名人郑观应诞辰180周年。近年来,中山市档案局(馆)、市地方志办一直着力于郑观应及其后人档案史料的收集征集和挖掘利用,在丰富馆藏郑观应档案史料资源、编研修志支持学术文化研究、开展思想宣教活动等方面成果显著,有力助推中山文化兴城建设。
千里赴沪拜访郑观应后人
致力档案史料搜集
为加大郑观应及其后人档案史料的征集力度,2018年,中山市档案局(馆)曾先后两次前往上海拜访郑观应孙子郑吉祥、曾孙郑克鲁等人,邀请郑克鲁莅临中山市档案局(馆)观摩指导,并与郑观应后人就郑观应家族相关史料的征集达成共识,收获了珍贵的档案史料,进一步丰富了中山历史文化名人“宝库”,为文化兴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2018年1月22日,时任中山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市地方志办副主任、市郑观应文化学会会长的吴冉彬(右一)率队赴上海搜集郑观应及其后人史料,图为郑观应孙郑吉祥(右二)展示郑观应家族28人“全家福”。(孔令国 / 摄)
2018年7月14日下午,郑克鲁(左二)到中山市档案局(馆)观摩指导,参观了展现中山(香山)八百多年发展历史的“记忆中山”主题展,图为观看展出的《郑氏族谱》(复制件)。
(蓝子键 / 摄)
2018年1月,时任中山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市地方志办副主任、市郑观应文化学会会长的吴冉彬一行赴上海市图书馆和上海市档案馆查阅和搜集郑观应及其后人的相关史料,拜访郑观应孙子郑吉祥和曾孙郑克鲁等郑氏后人。此次拜访,征集到郑观应家族成员28人的珍贵合影,系郑观应夫人及儿孙们在澳门郑家大屋守孝3年时所摄,印证了郑氏家族“孝、忠、仁、义”的良好家风家训;在上海市档案馆查阅郑观应孙子郑吉祥在1953年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的相关档案;从郑克鲁处获悉郑观应儿子郑景康的相关史料及部分郑氏后人的生活状况,为郑观应及其后人史料的进一步采集,弥补相关史料的不足具有重要作用。同年7月,郑克鲁到中山市档案局(馆)观摩指导,参观了展现中山(香山)八百多年发展历史的“记忆中山”主题展,并在展览关于郑观应及其家风家训内容的展板前驻足良久,忆起曾祖父的家庭教育对其外语学习和翻译生涯的重要指导作用,在了解到馆内先进的档案保管设施设备和专业化的档案管理后,将馆藏的包含其译作和著作精华部分的28种32卷本的《郑克鲁文集》一一签名,并表示会支持市档案局(馆)深化拓展对郑观应先生的思想文化研究与传承,收集发掘郑观应先生的相关文物和著作及其后人珍贵的档案史料进馆珍藏。同年12月,时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小娟率市档案局(馆)局(馆)长陈岚一行赴上海征集中山红色基因及名人档案,再次拜访郑吉祥和郑克鲁,征集到郑克鲁翻译的世界名著《红与黑》的珍贵手稿及其他翻译著作近40套(册),并与郑氏家族后人达成了郑观应家族相关史料征集意向的初步共识。与郑观应后人的三次“结缘”,进一步丰富了馆藏郑观应及其后人的档案史料,为郑观应的思想文化研究和传承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
汇聚智力资源编修《郑观应志》
助推学术文化研究
“古来方志半人物”,2010年,由中山市人民政府独立编纂的《郑观应志》正式公开发行,这是中山首部名人专志,也是广东省内首部地级市编纂的人物专志,对郑观应思想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郑观应志》由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持编修,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夏东元担任主编。原市地方志办副主任吴冉彬在谈到邀请夏东元教授担任主编的原因时表示:“夏东元先生对郑观应资料的收集整理是很完备的,通过编写《郑观应传》《郑观应集》等书,对郑观应的生平思想以及著作研究已经很透彻,形成了自己对郑观应的研究体系。”《郑观应志》全书98万字,含8章29节和附录,全面、准确记述郑观应的生平、思想、著述及其家世与亲属、主要相关人物、对郑观应的纪念与研究等,兼记与郑观应有关的重大史实。该志历经3年编纂而成,是郑观应生平事迹和思想精神的囊括,也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献著作。
《郑观应志》
2007年2月,中山市原副市长韩泽生(左)、市地方志办原副主任吴冉彬(右)赴上海拜访夏东元教授(中)商榷志书编纂工作。
(黄秀莹 / 摄)
近日,为纪念郑观应诞辰180周年,中山市举办了系列纪念活动,为期两天的活动包括郑观应与中国近代化——纪念郑观应诞辰180周年学术研讨会、《郑观应研究口述史》学术座谈会、“郑观应生平史迹展览”揭幕式等。在学术研讨会上,吴冉彬作郑观应文化学术研究分享,对郑观应获誉为中国“全面看世界第一人”进行探源,是其主持编纂出版《郑观应志》坚持该观点的探讨延伸,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郑观应志》的编撰过程及史料归集呈现,为《郑观应研究口述史》的采集编撰出版和“郑观应生平史迹展览”的策划布展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参考,为进一步加强对郑观应及其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深挖郑观应思想当代价值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中山市档案馆、市地方志办充分发挥档案地方志资政育人的功能,深度挖掘郑观应档案史料的当代思想意义与文化价值,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面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等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为助推中山市纪委在全市开展的党员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系列教育活动,2016年,中山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档案局(馆)、市地方志办、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妇联等单位联合举办“齐贤修身 传承好家风——中山市家风家训文化图片展”,通过深挖中山本土先贤、革命先辈的历史档案和党史地方志史料,展示中山名人的家风家训家书以及宗祠家风等,展现先辈们的廉洁家风和清廉品格,其中郑观应家风家训是展览重要内容之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览还在市里一些单位镇街巡回展出,吸引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观展。2017年7月,郑观应家规以题为《广东中山郑观应:〈盛世危言〉让人警醒》登上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并在省纪委官网同步推送,这是中山首位登上该栏目的历史名人。郑观应《盛世危言》背后的家风传承,郑观应廉洁精神的当代阐释,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洁教育具有积极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2016年11月4日,“齐贤修身 传承好家风——中山市家风家训文化图片展”在中山市档案信息中心开幕,图为参观展览的东区朗晴小学学生。
(彭天亮 / 摄)
深入推进档案地方志文化进校园、进社会是近年来市档案局(馆)、市地方志办发挥育人功能的一项重要举措,而郑观应思想的当代价值宣传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2015年,与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合编校园读本《名人中山》,汇集了15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山(香山)籍杰出人物的人生故事,其中包括了郑观应生平、著作和思想的介绍。该书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市高中课堂进行教学实验,是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播中山本土优秀文化的有益实践,获得国家档案局领导的充分肯定。2018年、2020年,省情专家库专家,时任中山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市地方志办副主任、市郑观应文化学会会长的吴冉彬先后两次在市博爱小学开展郑观应思想文化讲座,向学生讲述郑观应的廉洁、爱国、诚信、勤俭和扶危济困的故事,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同学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在国家4A级景区——中山詹园开展“郑观应倡导与践行工匠精神”主题讲座,为员工讲述郑观应家训和著作所体现倡导的“工匠精神”,激励职工在新时代秉持工匠精神,践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职业素养。此举,不仅是对郑观应思想文化精神的当代阐释,也充分体现了档案地方志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
2020年6月18日,省情专家库专家,时任中山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市地方志办副主任、市郑观应文化学会会长吴冉彬在市博爱小学开展郑观应思想文化讲座。(曹钧尧 / 摄)
一直以来,中山市档案馆、市地方志办始终把名人档案史料的收集征集和编研修志,作为优化馆藏资源结构、丰富中山文化宝库、提升资政服务能力、做好育人宣教的重要抓手。接下来,市档案馆、市地方志办将继续致力于郑观应档案史料的征集保管和活化利用,充分发挥档案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中山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浓墨重彩书写好文化兴城这篇大文章,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湾区建设贡献档案地方志的独特力量。
文丨陈琳琳
编辑:陈琳琳
复审:王 健
终审:刘士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