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她这段减肥经历破防了……

南都娱乐
+订阅

本文原创自微信公众号“南都娱乐”,微信号:nanduent

谁说真人秀一定得“撕”?

昨晚最新一期的《五十公里桃花坞》里,李雪琴在“超时空对话”环节中说的一段话,令广大网友们狠狠破防。

李雪琴在24岁那年特别喜欢一个男生,对方告诉她,“你瘦了我就和你在一起”。她为此疯狂减肥,虽然瘦了很多,但还是看起来胖胖的。

有一次,雪琴看到那个男生很轻松地抱起了另一位女生朋友。雪琴羡慕地问他,我要瘦到多少斤,才能被你腾空抱起呢?对方回答,不可能,你得瘦到100斤。从此,李雪琴内心就很害怕、抗拒拥抱,每当大家互相抱的时候,她都会恐惧颤抖,只想逃脱。

但节目录制当天发生了一件小事:李雪琴切菜伤到了手,身材纤瘦的模特陈瑜上前安慰时,一把将她抱了起来。那是李雪琴在小学三年级以后,第一次体会到“在别人怀中腾空的感觉”~

没想到一个这么瘦的女孩都能将自己抱起来,李雪琴在最后动情地说:“谢谢你陈瑜,我心里有一块曾经枯萎过的地方,今天因为你,又发了一棵小小的芽。”

也许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被他人否定之后感到自卑,认为自己不配被爱。但陈瑜、武大靖们的一个温暖的动作,一句善意的话,不经意间就能治愈我们心中那片“曾经坏掉的地方”。

相关的话题词条很快冲上热搜,路人们都为雪琴和陈瑜之间美好的感情泪目原来被公主抱起来,才是真正的“公主抱”。

这也让我们相信,内娱真人秀并不是非得靠“扯头花”博眼球,真情实感的平和交流同样可以打动观众。

此前,很多综艺在peace&love的氛围中显得越发平淡,能上热搜的点只有“无聊”,比如广告越来越多,看点却越来越少的《向往6》

以及备受期待却表现平平的老IP《花少4》。

虽然黄老师在节目里回应,他很喜欢“无聊”这个评价……但这恐怕不是观众们的想法。

苦“合家欢”久矣的观众们纷纷怀念起鲜活犀利的“花学”、“明学”和“姐学”:动不动call back“上一季玩得开心还是这一季”等名场面;

甚至在线为张大大筹备的旅游综艺组局,呼吁个性张扬的选角。

但内娱综艺的财富密码真的唯“撕”是尔吗?答案其实并不尽然。

首先要注意的是,“撕”并不始终有效。相反地,刻意地制造冲突或通过剪辑来放大矛盾,很可能会引发观众的反感、口碑的崩塌。

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去年底播出的综艺《导演请指教》,由于争吵贯穿节目始末而一度被网友们调侃为《导演请吵架》。

大众观影团、专业观影团、制片人加导演,四方观点杂糅在一起大混战,由于视点和立场各不相同,“百家争鸣”只能沦为无效battle,令人疲惫不堪,节目在一片质疑声中逐渐失去吸引力,豆瓣评分4.2。

其次显而易见的一点是,许多“不撕”的节目,也可以很好看。《恰好是少年》《毛雪汪》等以“原生友情”为基础的慢综艺,都能够让节目在保持轻松、欢乐氛围的同时,也不失去精彩的看点。

归根结底,“撕”只不过能为节目博一时眼球,真人秀的尽头还得回到“真”这个字上,具体内涵为真诚的初心、真实的表达。

01

真诚的初心

每个节目在策划之初,都应找到一个明确而具体的主题。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是“想要呈现什么”以及“如何呈现”,两者必须自洽统一。《韩国综艺节目如何讲故事》一书中写道:“所谓的‘走下坡’‘忘记初心’简单来说指的就是‘(节目)与当初的策划设定相违背’”。

还是以《导演请指教》举例,观众们对它的许多诟病,本质上离不开对节目初心的质疑——官方定位为“影视导演竞技真人秀”,致力还原市场机制,同时挖掘、扶持新人导演,为优质作品提供创作平台和资源助力。

可最终的呈现又是另一回事:请来的十六位导演阵容中,大有不缺资源、平台的知名演员,亦有根本谈不上需要“扶持”的资深大咖,多的是毕志飞、王文也这样自带话题的争议选手,节目组的选角用意昭然若揭,与“挖掘扶持新人导演”相去甚远。

正在热播的《花儿与少年露营季》也有类似的问题。“露营”这一全新的主题,并没有渗透进选角、执行的各个层面,好像仅仅是为蹭上“露营热”风口的一个噱头。

大家知道户外露营本身有一定技术门槛,七位成员近乎全员小白,毫无相关经验,其中容易晕车的凯丽、心脏不适又有睡眠问题的刘敏涛二人,任谁看都与这种硬核活动不太适配。

无论是天降暴雨还是缺少设备,遇到种种困难的明星嘉宾们一刻未停地慌乱,却不曾真正地解决问题,最后只能靠导演组兜底,转眼就住进了露营地旁边的豪华小屋,仿佛刚才为了驻扎帐篷所产生的犹疑、焦虑、纠结只不过是在片场演的一出戏罢了。

随后众人又是帮丁程鑫准备惊喜、完成心愿,又是一起开“睡衣趴”唱歌唠嗑,跟“露营”主题渐行渐远,画风逐渐《向往的生活》化。当策划初心沦为虚浮的摆设,节目自然无法让观众投入信任、带入真情实感。

相比之下,将目标定位为“社交实验”的《五十公里桃花坞》则给人一种“不装了,摊牌了”的感觉,请来十五位明星“坞民”以供观察分析。横跨各领域、各年龄层的嘉宾选角,既符合初心设定,也抓住了不同圈层的受众,更确保了节目看点,可谓一举三得。

更为微妙的是随着第二季中一部分新坞民的加入,这个有老有新的“模拟社会”,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场域变得更为贴合:新坞民为融入集体、化解尴尬而疯狂内卷,老坞民则轻车熟路、只想躺平。

02

真诚的表达

还记得节目一开始,李雪琴和宋丹丹的一段交锋上过热搜,令人窒息的“尴尬九分钟”也让“坞学”出了圈。

看到新坞民纷纷以干活的忙碌来掩盖手足无措的尴尬,李雪琴提出明确分工,本意是希望大家不要被“贡献值”束缚,忽视了享受乐趣,不料因“抢活干”的表述被宋丹丹误解而吃了闭门羹。

随后,李雪琴又对宋丹丹提出的“篝火晚会”表示异议,却再度被驳斥。

这段九分钟的会议里,宋丹丹的坚持、李雪琴的委屈、其他坞民的沉默和妥协以及最后王传君的鲜明抗拒,让苦职场社交及代际沟通久矣的年轻人深深共情,也将节目的讨论度推向高点。

几乎毫无疑问,宋丹丹率先成为被网友攻击的对象,她爱操心和张罗、掌控欲强、认为自己“都是为了大家好”,宛如“中国式家长”缩影。但为她说话的声音也很快出现:宋丹丹会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放下姿态,拥抱李雪琴、向年轻人道歉,这在中国家长中如同金子般可贵。

更重要的是,“内娱真人秀”或许正需要她这样的人来“整活”——真情实感地提出意见,而非为了逃避被骂和展现情商而抛弃个性表达。本质上看,坚持要大家举办篝火晚会的宋丹丹与明确拒绝表演节目的王传君,似乎才是一类人。

许多观众们都渴望在真人秀中看到更多这样真实的、富有个性的表达,这也是我们在吐槽综艺节目“无聊”时的潜台词。

《桃花坞》第一季总导演谢涤葵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节目选角标准:“《桃花坞》首先考虑的是嘉宾是否‘不装’。与艺人见面的时候,节目组会首先进行预判,看这位艺人是否真实、不做作,是否有自己的想法和表达能力。”

《向往6》里,被网友们视作“拯救了整季节目”的许知远说道:“做一个诚实的自我,比做一个假装勤劳的自我,要更值得尊敬。”

随着明星们越来越重视经营人设,他们在任何场合下都更倾向于“安全着陆”,但“滴水不漏”的代价是失去了鲜活的自我,很难再唤起屏幕前的共鸣。

就像《花少露营季》,七位嘉宾在第一期节目中就迫不及待地唱起“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在讨论团员守则的时候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开心”。七个陌生人跳过铺垫与磨合,一键直达“合家欢”,实在没有说服力。

毕竟凯丽姐做饭加多了醋后,众人都不敢提出,只能尬笑着说“好吃”的场面才刚刚上演——在观众们看来,他们还只是一群客气、体面的新同事罢了。

如果说坚固的原生友情是让“慢综艺”敢于削弱剧本设定感的底气,那么必要的尴尬和冲突,正是“非熟人局”建立默契关系的刚需。因为这才是贴近现实的、符合观众们生活经验的社交逻辑。

许知远在《向往的生活》中一语道破:“这个家庭非常温暖,可代价非常大。其实我偶尔希望大家有点冲突,因为冲突会意味着一种更深入的交流。”当明星们因为害怕得罪人、被网暴而对正面交锋避之不及,节目也就此沦为一个不再走心的宣传打卡点。

无论是充满火药味的修罗场,还是peace&love的大团圆,好看的内娱真人秀,都不能少了“真”。

如果你想合作——

新媒体商业合作

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

微信号:ZDGYing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