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好血透患者的生命线,你需要了解动静脉内瘘知识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订阅

动静脉内瘘是血透患者进行有效透析的基础,一旦堵塞,将会影响透析治疗,作为血透患者必须要掌握的内瘘日常维护。

今天就来谈谈内瘘的日常维护

一、日常观察

1、每天应随时观察内瘘震颤至少四次(早上起床、中午、晚上、睡前),触摸内瘘有无震颤、听有无血管杂音,一旦发现内瘘震颤减弱或消失,必须在6小时内到医院或血透中心进行治疗,以免错过内瘘再通的最佳时机。

2、触摸血管是否变硬、有硬结。

3、观察内瘘侧皮肤是否有红肿热痛。

二、日常保护

1、禁止在内瘘侧手臂除血透外任何可能损伤血管的操作:测血压、静脉注射、输液、抽血。

2、防止内瘘侧手受压;睡眠时避免侧卧压迫内瘘侧手臂。

3、衣袖要宽松,不佩戴过紧事物。

4、内瘘侧手不能提超过5公斤重的东西,不能抱小孩。

三、日常止血

1、止血压力以皮肤表面不出血,手指下仍感觉到血管震颤为度。

2、止血后再次检查内瘘震颤无异常后再起床,离开血透中心。

四、日常锻炼

1、内瘘锻炼操

2、透析24h后热敷,喜疗妥软膏或木瓜酒外涂。

3、可以从轻微的家务活开始,让身体培养动起来的习惯,通过日常的活动来增加肌肉量。

4、步行是最方便、最可实现的运动,不仅能运动下肢,而且在行走时能带动身体和上肢的肌肉,是一项很好的全身运动。步行可选择住所周边的公园、运动场等。

5、在肌肉力量下降的情况下,可在家里加一些下蹲和抬脚运动,非透析日的运动训练是最有效的。

6、避免透析后运动,不建议在舒张压80以下及180mmhg以上运动。

7、闲时(看电视、聊天)时可以握拳或者用压力球锻炼内瘘侧手,通过揉搓血管段促进血液循环。

五、日常清洁

日常保持手臂清洁。夏日气温升高,肾友们穿短袖衣服的内瘘暴露在空气中,易与空气中细菌灰尘相接触,加之内瘘穿刺处如果出汗较多,容易在穿刺时将细菌带入血液中,导致内瘘感染、败血症。

所以建议您每次透析前在家中使用温水和肥皂清洗内瘘处皮肤,以减少感染几率,但千万记住一定不要在透析后,伤口没有愈合前就水洗。避免用手抠除结痂。

透析后应注意有无内瘘震颤,一般按压15-20分钟(视个人止血情况而定)后可以取下纱块,止血贴没有沾到血迹的话可以24小时后更换。

当内瘘穿刺点或内瘘肢体出现红肿热痛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

扣眼穿刺的肾友,更应该注意预防感染。

不要太过干燥,否则更易引起瘙痒,秋冬天可以在透析第二天涂抹刺激性小的护肤品。

如果有搽药膏,在透析前冲洗干净或者透析前不搽。

六、日常控制体重

两次透析之间体重增加不超过干体重的3%-5%或每天不超过1公斤,体重增长过快,透析时容易形成血栓或发生低血压,从而造成内瘘闭塞。

夏日天气炎热,人体容易出汗,肾友们亦是如此;平日听最多就是我们医护人员说严格控水,有些人天再热也忍着,决不喝水,但是如果出汗多,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压下降,极易导致血栓形成,内瘘闭塞。所以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应该根据自身体重变化情况调整自身饮食,如果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小于体重的3%,可以适当饮水。

另外夏季出汗多的人,如果内瘘震颤减弱可以适当补充点水分和糖水,每次透析时可适当少脱水100-200ml,留着出汗时消耗。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患者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重要前提条件。保护“生命线”——动静脉内瘘的维护一方面需要医护人员给予专业的护理,另一方面还需要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到自我维护中,提升动静脉内瘘的维护技巧和方法,尽可能地延长动静脉内瘘地使用寿命。

供稿: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 黄明富

编辑:孙凯

审核:陈润钿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