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下午,2022长安莲溪青少年交响乐团汇报演出进行了线上展播,为市民带来一场视听盛宴,汇报演出线上观看人数累计达到38.8万。
乐团学员家长共同观看
线上展播大获好评
汇报演出分为上、下两场,上半场为莲溪青少年交响乐团管乐、弦乐分团演奏;下半场为交响乐团专场演奏。整场演出时间总长度大约45分钟。在长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长安莲溪青少年交响乐团五个分团的学员和家长代表一起观看了线上展播。
演出中,小演奏者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演奏了《闪耀的星座》《蓝色山脉》《凤凰序曲》、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巴赫《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等曲目,或激昂澎湃或婉转悠扬,深深地感染着观众。
“交响乐演出让人感到非常震撼,几十个人一起演出,节奏都是很关键的,他们配合得非常好。每一个这么小年龄的学生能参加交响乐演出,他们的音乐能力和潜力是非常大的。”市民吴晗说。
市民庞慧的孩子庞宇峰是莲溪青少年交响乐团弦乐分团的一员,她特地带孩子来看展播,希望孩子通过线上观看能学到更多的表演技巧。“线上和线下的观看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线上可以通过镜头更好地观看到表演者的状态和表情,希望孩子可以从中多多学习。”庞慧说。
据了解,长安莲溪青少年交响乐团建团以来,各分团学校高度重视日常训练,在场地、师资方面积极投入支持,每周定期组织开展日常基本功、曲目训练。在疫情防控期间,各学校分团积极利用线上打卡、线上指导的模式,发动学员在家坚持训练基本功。
演奏者刘皑霖的妈妈孙近欢告诉记者,她的女儿很内向,自从参加了交响乐团,现在也渐渐变得开朗,特别是在练习吹萨克斯的时候,专注力得到了提高,各方面都有进步。“孩子从入团到现在,变化很大,不仅乐器技巧得到了提升,还能参加各类音乐表演。我感觉到乐团给孩子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所以特别来到这里观看,感受这种音乐氛围。”孙近欢说。
不少家长和孩子在家里一起观看长安莲溪青少年交响乐团汇报演出。他们表示,孩子们的表演很棒,水平很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的文化品位也在不断地提升,在长安浓厚文化氛围的带动下,很多人都越来越喜欢交响乐了。
“孩子们真棒!”“精彩的交响乐盛会,期待2023年新年音乐会。”……2022长安莲溪青少年交响乐团线上展播获得了很多市民的关注和点赞。展播过程中,不少观众在互动区留言,汇报演出线上观看人数累计达到38.8万。
演奏巴松的小乐手
从一张白纸到担纲独奏此次长安莲溪青少年交响乐团汇报演出,莲溪青少年管乐团成员戴晋弘参与了《闪耀的星座》《太阳出来喜洋洋》等多支乐曲的巴松演奏。演出过程中,他配合乐团熟练地转换着指法,手中的巴松流淌出饱满柔美的乐声。
汇报演出在线上展播的前一天,戴晋弘的妈妈刘女士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一段特别的视频,用一张张照片回顾了自家孩子在管乐团的三年历程,也记录下这位小小的巴松演奏者在音乐之路上的成长剪影。
2019年,当时还在上三年级的戴晋弘正式加入乌沙小学管乐分团。那也是他第一次接触巴松,乐器很沉,竖起来跟他的个子差不多高。
这件看似冷门的木管乐器学起来并不简单。“刚开始学习指法是最难的,要不断练习才能掌握。”戴晋弘回忆说,他觉得学习巴松很开心,也喜欢跟乐团的朋友们一起合奏训练。
从音阶、指法学习到管乐团合排,每周的器乐训练和乐团排练让这名巴松小乐手乐在其中,他几乎每天都会花半个多小时在家练习巴松,即使在停课居家期间也不例外。扎实的训练让戴晋弘的演奏技巧越发纯熟,他从一张白纸渐渐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小乐手,过去三年数次登台参加交响乐团现场演出,还曾担纲独奏。
“其实最初让晋弘学习巴松也是‘迷迷糊糊’的,刚好学校有交响乐团这么好的平台,想着孩子能跟专业老师学习音乐也挺好。”刘女士笑着说,欣慰的是孩子喜欢上了这件乐器,还在乐团认识了很多小伙伴,变得更自信也更开朗。
“这次汇报演出上台时有点紧张,不过我觉得自己整体表现还是挺不错的。”戴晋弘说,今年九月他将升到初一,步入新的学习阶段,“巴松当然是要继续练的,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
据了解,长安莲溪青少年交响乐团是长安镇践行“文以化人 长乐安宁”核心理念的重要举措,是长安镇重点打造的高雅艺术精品项目。该项目自2018年正式成立以来,以“共建共治”为发展机制,成功撬动社会各界力量打造文艺精品,使高雅艺术在长安落地生根。
* 部分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 记者/王远飞、余丽颖、蔡广兴
■ 摄影/麦伟强、孙晓彬
■ 播报/李宏亮、王远飞
■ 编辑/李晓君
■ 编审/李华文
■ 出品/长安融媒体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