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支招,中山水产品预制菜研讨会在坦洲举行

南方+ 记者

7月24日上午,中山市水产预制菜产业研讨会在坦洲镇举行。会上,专家们对中山预制菜的发展机遇、政策、科研、产业、市场、标准化、人才等方面纷纷提出建议,还围绕中山预制菜如何快速发展,中山高层次人才如何助力坦洲预制菜和乡村振兴为主题展开了研讨。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坦洲镇相关负责人,预制菜相关行业单位、高校、研究机构代表出席会议。

会议现场。

中山市食品学会理事长张延杰主持论坛并发表主题报告。张延杰指出,预制菜来源于烹饪,转化于工厂,中山应加强谋划布局,发挥食品加工制造优势,推进预制菜产业实现融合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

“预制菜产业协同融合一、二、三产业,是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化是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根本路径。”张延杰表示,中山可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交通区位优势,发挥本市食品产业“产品研发—材料与装备—食品加工—产品流通”的全产业链基础优势,以提升食品加工制造能力为核心,鼓励企业联动上下游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走产销融合道路,逐步自建品牌拓展中山市场,培育形成新的中山市场优势。“加强建设集研发、生产、仓储、运输、销售、配送、配套于一体的预制菜产业体系;加大扶持预制菜相关的加工、仓储、流通、营销等产业发展,同步带动预制菜生产加工包装装备产业及包装印刷业等的配套产业提升;支持开发预制菜新菜品、新口味、新包装,争取突破研发预制菜原料半成品加工与贮存技术。”

“中山有发展预制菜的好条件,要发挥坦洲镇水产品优势,打造中山市预制菜重点产业园区,并辐射带动周边镇预制菜产业发展。”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邓金敏表示,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将竭力支持坦洲镇创建省级预制菜产业园,他希望坦洲镇能加快市级水产产业园的建设,先行先试,为中山预制菜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模式;将坦洲区域品牌与预制菜产业相结合,挖掘中山传统特色美食,支持传统美食切入预制菜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精深加工,形成一批传统风味预制菜。

坦洲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国坚表示,坦洲镇将以本次预制菜研讨会为契机,抢抓机遇,把预制菜产业作为坦洲镇重点产业来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坦洲将加快形成共识,大力快速发展预制菜产业。“充分发挥坦洲镇地理优势,依托水产品产业园建设,结合食品加工制造、冷链物流等综合优势,联动大湾区水产、畜禽、蔬菜等农产品优势,在坦洲镇打造集水产养殖、生产加工、研发于一体的预制菜产业体系。围绕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四大领域,构建上中下游协同融合发展的预制菜产业链,加强研发创新、标准制订、品质提升和人才培育,在坦洲镇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品牌企业,打造一批具中山风味的特色产品,推动预制菜产业长期、健康、持续发展。”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还就提升预制菜产业人才支撑加强人才培育和技能培训、加强金融信贷服务做了深入研讨,建议依托中山市电商直播基地,提高预制菜网上销售份额,鼓励企业通过直播电商等流量渠道打造一批畅销产品。

【专家建言】

中山市高才会常务副会长成金乐:

中山预制菜应打造标准体系,引导推动从“做产品”向“做标准”迈进,探索实践产业标准化发展路径。

中山市高才会副会长林守金:

品牌化是预制菜的关键,中山预制菜应有国际视野,在预制菜智能装备制造方面可以发力,预制菜领域中山市场空间潜力巨大,质量和品牌是跑赢中山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聚焦细分领域和发展瓶颈,打响诚信品牌,蓄势赋能预制菜高产业质量发展。

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技术总工程师陈穗:

推动复合调味品产业发展,鼓励中山市调味品企业结合预制菜需求,加大复合调味品的研发、生产和技术服务。

中山市食品学会产业发展部负责人马文波:

将坦洲群联村产业园打造成为中山领先的预制菜产业园;发挥中山装备制造业与包装印刷业的基础优势,大力发展预制菜生产机器、包装机器、包装材料等产业,鼓励企业创新及提升自动化水平,持续为预制菜产业赋能。

中山市神湾镇食品药品监督所副所长刘红梅:

提升预制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对预制菜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定期组织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抽检。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授谭贵良:

推动预制菜研发平台建设,在坦洲镇建立“中山预制菜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服务于中山预制菜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发挥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撑,从预制菜产品的研究与开发、预制菜安全高效加工技术等方面进行重点攻关。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副院长师向群,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博士程灿:

鼓励技术创新转化,纳米技术可以很好应用在预制菜营养检测等方面,加强预制菜知识产权保护。鼓励预制菜相关企业加强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提升预制菜企业核心竞争力。

【撰文】伍杰 李菲菲

编辑 朱晓宇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