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第二十九中学:浇灌文明之种,盛开文明之花

南方+

走进湛江市第二十九中学,你会嗅到文明之花的芬芳:洁净的校园,整齐的课桌,环绕的绿树,不时还可以欣赏黄风铃花“碧云天,黄叶地”的壮美,领略紫薇花“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的傲姿,饱览杜鹃花“最惜杜鹃花烂漫,春风吹尽不同攀”的风华;文明标语和宣传画随处可见,每一堵墙、每一扇门都会“说文明话”;师生举止文明,守节有礼,恭敬谦让,友爱和谐……文明之花盛开在校园里的每个角落,这得益于湛江市第二十九中学全体师生在创建文明校园工作中的努力。

细化播种分工

为了让文明之花开遍学校的每个角落,确保创建文明校园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健全了创文机制,细化工作推进的分工。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的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分工,落实责任,建立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创文工作责任体系。德育处严抓学生的文明习惯和师德建设工作,积极落实创文工作,制定长远规划和年度创建计划,制定《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工作等,明确文明校园创建步骤、任务和责任,号召全体师生齐心协力。

提升“花农”素养

要孕育出娇艳的文明之花,就要提升种花之人的素养。在创建文明校园活动中,二十九中重点提高“花农”素养,为孕育文明之花做好准备。

“花农”是学校领导班子。学校在创建文明校园中,重视领导班子建设,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规范型党组织建设。在此基础之上,学校建设了一支高素质有担当的领导班子。

“花农”也是教师队伍。学校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构建“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师培训机制,开展师德考核评比活动,开展“十佳教师”“十佳班主任”评比活动,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全方位建设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发挥名教师的引领作用。

活化种子土壤

湛江市第二十九中学办学历史悠久,建校于1954年,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湛江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湛江市文明校园”和“湛江市卫生标兵单位”。为了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学校以“立德树人”为营养液,活化孕育文明种子的土壤。

为了调制好“立德树人”这剂营养液,学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时代好少年”“传承红色基因”等系列活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利用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开展“我的中国梦”征文、演讲比赛,“国庆节”手抄报、黑板报评比,“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撒下“文化建设”的肥料

俗话说,底肥不足苗不长,追肥不足苗不旺,二十九中人把“文化建设”当成肥料,撒向校园的每个角落。

“文化建设”当中重要的一环就是美化校园环境。学校不断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为全校师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内,楼道相映成趣,绿树苍翠欲滴,繁花迎风吐艳,文明宣传标语、师生书画、艺术作品恰到好处地摆放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浑然一体。教室里,窗明几净,井然有序。各种场所,现代、舒适、雅致。高规格的全塑胶运动场、先进的实验室、计算机室、录播教室、图书室和高标准的舞蹈教室等,到处弥漫着文明的气息。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核心,秉承“学生发展是根本,教师发展是动力,学校发展是基础”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励志、厚德、博学、笃行”为校训,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办学目标,体现办学特色。积极开展劳动技能、文娱体育、“文明风采”竞赛等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学校通过物质文化的建设,制度文化的完善,精神文化的引领,激励全体师生爱学校、爱学习、共创文明和谐校园,让文明之种成长得更好。

【来源】湛江市第二十九中学

编辑 钟烜新
校对 居伟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