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去泳池要注意什么?深圳龙华多部门执法联合为泳池“体检”

南方+ 记者

炎炎夏日,游泳馆成为了许多人消暑的选择。那么,游泳场所的水质和卫生状况如何?各项安全类措施是否到位?带着这些问题,7月21日下午,深圳市龙华区司法局联合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龙华区卫生健康局开展了第11期“直播式”执法行动,对辖区内一家健身房内的游泳池开展了“体检”。

“急救药品箱不宜直接摆放在地面”

“出于对泳客的生命安全考虑,主要围绕各项安全类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执法人员说道,“泳池的地面,急救药品、氧气袋、救生担架等应急救援物资,游泳池内的安全警示标识等都是我们检查的范围。”

“更衣室、淋浴间、洗手间地面等位置都要铺设防滑垫;泳池应设有较多且醒目的水深标识;在醒目位置要悬挂‘严禁跳水’‘严禁追跑打闹’安全横幅;悬挂‘游泳人员须知’‘防滑’‘佩戴泳帽’等必要的安全警示等。”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一边检查一边讲解规范要求。

“急救药品箱不宜直接摆放在地面,可能会受到细菌的侵蚀,无法保证急救药品的有效性。”安全生产专家发现,泳池内的急救药品箱搁置在地面,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应该列出急救药品的明确清单,并且要定期检查,保证急救药品在有效期限内。”安全生产专家表示,除此以外,还应在急救区公示紧急联络员及联系方式,以防泳客发生意外。

“游泳前要经浸脚消毒后再进入泳池”

“因为泳池卫生管理直接影响到池水水质,出于对泳客的健康考虑,所以我们重点检查池水检测报告是否合格、池水循环净化和消毒设施设备是否正常运作。”龙华区卫生健康局执法人员说道,“在日常检查过程中,我们会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检查,确保泳池的卫生安全,同时也要查看泳池的消毒记录资料。”

“广大市民也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游泳前要淋浴全身,并经强制浸脚消毒后再进入泳池”执法人员表示,“根据最新的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浸脚池必须设置成强制型的,浸脚池与走道同宽,深度20厘米,浸脚池中的余氯含量应维持在5~10mg/L,才能有效杀灭足部的细菌、病菌。”

执法人员一行来到泳池机房,根据最新国家标准中对于人工游泳池的要求,泳池需要安装水质在线监控装置。“当泳池水质出现异常的时候,这个机器会马上预警,泳池方要根据不同的预警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置”执法人员解释道。此外,现场还检查了泳池补水计量专用水表、自动加氯机、毛发过滤器等设备。

“筑牢安全防线,严防暑期溺水事故”

随后,执法人员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履职情况、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安全管理档案等台账内容进行检查。“该泳池的安全生产和卫生管理基本到位”执法人员针对检查情况,制作了《现场检查笔录》和《卫生监督意见书》,要求泳池场所人员对急救药品箱摆放在地面、泳池旁的插座无防水挡板等问题进行整改,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信息公示栏可以反映泳池整体的卫生管理工作情况”执法人员提醒群众进入泳池时,要对醒目位置的卫生许可证、量化等级公示、水质检测报告等信息心中有数。同时,“要严防暑期溺水事故的发生,夏季游泳要选择到正规的、配备有救生人员的游泳池。”执法人员呼吁广大市民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游泳场所的管理规定,共同维护良好的运动健身环境。

普法问答:

问:泳池的水一般多久换一次?

答:标准游泳池都有配有完备的水循环处理系统和消毒设备,通过沉淀、过滤、消毒、加温等处理流程来确保水质达标。结合目前国家有关规定,建议泳池每天要定时补水,一般占比5-10%。

问:有无最简单的方法判断水质?

答:只有通过正规检测公司检测判断水质卫生是最为准确的,但泳客日常可以通过观察池水的水温、颜色、气味、浑浊程度来初步判断水质是否卫生。

问:如果发现无证经营的场所,是否有相关举报电话呢?

答:大家可以向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进行举报投诉。如果是无证经营的游泳池,根据《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有关部门将对其责令整改,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行政处罚。

【记者】曾子航

【通讯员】李珊珊 李昕阳

编辑 李定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