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交流,学经验!厚街镇在这个会上分享“文明实践+网格”工作经验

智网厚街
+订阅

为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基层网格化管理有机融合,加强联动互动、协力共建、资源共享,在全市推广社区文明实践入格经验及创新路径,7月8日上午,市文明办、智网中心联合举办“城市文明大家谈”社区文明实践入格经验分享会,镇委委员陈彦,镇宣教文体旅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格管理中心等部门相关领导,以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宣传委员、网格长等通过视联网参会。

分享会邀请了厚街镇、麻涌镇代表分别畅谈镇街和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入格工作中的探索实践及切身感受。会上,我镇宝屯社区党委书记黄锐寒、网格管理中心党支部委员朱裕光、宝屯社区志愿服务队队长卜莎莎作为受邀嘉宾,围绕社区推动“文明实践+网格”工作模式、如何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志愿者力量、社区文明实践入格等方面分享经验做法。最后,市文明办副主任邓珊珊,市委政法委三级调研员、智网中心主任庄学华对会议作总结发言。

市文明办副主任邓珊珊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背景、要求、作用等做了讲解。她认为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整合调度的作用,打破部门的利益和条块的分割,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展新思想的传播,培育主流价值观。立足“双万”城市新起点,市文明办希望通过市、镇、村三级文明实践阵地共同努力,以新思想在莞邑大地落地生根的新气象新成效,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市委政法委三级调研员庄学华介绍,当前“智网工程”主要围绕“人口管理、城市管理、应急处突”三大任务推进社会治理领域网格化巡查。接下来,将着力研究拓展“文明倡导”,做好政策宣讲,强化群众服务,让“网格管理+文明实践”推动社会治理服务能力最大化。


厚街镇代表

“基层管理工作难、任务多、工作量大,很多工作到最后要到社区执行,有时候根本忙不过来。”宝屯社区党委书记黄锐寒说。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诸多难点和痛点,影响了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据介绍,宝屯志愿服务队不仅组织志愿活动为社区群众提供服务,丰富社区群众文化生活,开展与居民生活、健康息息相关的项目或者活动,还吸引越来越多的群众投身到志愿服务当中。志愿者们参与了社区的乡村振兴建设、人居环境提升、健康走访等活动,在疫情期间多次参与社区核酸检测、防疫排查、疫苗接种、推广“场所打卡码”等工作,为社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主力军作用。

宝屯社区志愿服务从自发到自觉,从业余到专业,经历了一个逐步建立、不断规范、日趋完善的过程。“志愿者队伍发展前期缺乏活动经费,后来根据项目创投和公益大赛来获得经费,通过不断做出成绩,积累了相关经验,吸引资本参与创投,壮大志愿者队伍,并经过调研走访,了解群众需求,使志愿服务更具针对性。”宝屯社区志愿服务队队长卜莎莎介绍了志愿服务队的成长,她还分享了如何发动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社区与志愿者双方协作、如何做好志愿服务“传、帮、带”等方面的做法,为其他镇街提供借鉴。


朱裕光委员列举了相关案例,去年1月,网格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一女孩在河边大哭,网格员上前想了解情况但都遭到拒绝,为了避免发生严重事件,网格员立即将线索移交给社工志愿者,社工志愿者立刻前往对该女孩进行心理疏导,最终稳定了该群众情绪。通过网格员与志愿者之间的互动模式,拓展网格和志愿工作的覆盖面,真正地将群众服务深入到基层最末端。


麻涌镇代表

会上,麻涌大步村党委委员李志昌介绍了大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基本概况及建设发展进程,并详细讲解了大步村文明实践活动举办的相关工作情况及做法。


会议总结

市智慧网格管理中心主任庄学华围绕“智网工程”融合文明实践工作提出两点重点工作:

一是做好政策宣传,发挥网格员政策宣传员作用,按照“一月一组织”的原则,每月由村(社区)智网工作站组织网格员及各志愿者服务队在网格内开展政策宣传、普法教育、利民常识等服务活动,讲群众最需要学的内容,通过宣传资料、宣讲传播的形式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省、市、镇各项为民利民惠民的措施,帮助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

二是强化群众服务,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工作优势,收集民意诉求,办群众最需要的服务,及时解决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切实将服务运送到镇、到村、到家,服务群众到位。定期开展志愿服务,让网格员成为文明实践的倡导者、服务者,让网格管理将文明实践推动社会治理服务最大化。为了确保该项工作能够更好更快地落地见效,将以示范网格作为开展文明实践进网格的试点、先行地,并以点带面逐步覆盖全村、全镇、全市。


部分文字来源:东莞+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