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调味品之都(阳西县融媒体提供)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海南自贸区(港)、北部湾经济区五大国家战略的交汇带。该县的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以绿色食品产业为主导,经过17年的开发建设,已成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区发展条件最好的园区之一,成为全省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新典范、产业共建的新标杆。该园区先后五次被评为省优秀园区,荣获“中国调味品之都”“中国香谷”“全国调味品十大产业基地”等称号。目前阳西园区已完成7500亩连片开发建设,致力加快园区调味品产业集聚发展,先后引进了卡夫亨氏、厨邦食品以及广味源、美味源、加美味等众多国内外调味品企业。据统计,近年园区累计引进项目128个,建成项目90个,在建项目21个,筹建项目17个。预计到2025年,阳西县将形成年产能超400万吨的调味品生产基地以及年产值超500亿元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小小一包调味料,却拥有添彩生活、赋能经济的大能量。
从阳茂高速织篢出口下高速,“中国调味品之都”几个大字引人注目。在园区内,一排排浅绿色的酱油罐伫立在厂区,生产线上的一瓶瓶酱油“列队”进入包装箱,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货车在出货区等候出货……在园区的另一边,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许多新落户的项目正陆续竣工,即将投产。阳江市富盈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调味品塑料瓶二期生产项目最近竣工验收,该项目投入资金达2.1亿元,属调味品包装配套企业,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4600万元。
阳西县拥有优异的自然资源禀赋,包括优质的水源、充足的日晒、优美的环境,非常适合调味品生产。以酱油为例,南派酱油生产非常注重水质和日晒。南派酱油水源来自阳西县陂底水库,该水库常年保持二类及以上水质,水质优良率达100%;阳西县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优良率达100%,日照充足,每平方厘米每年平均日晒量累计111.55千卡,全年日照时间达1926小时。“南派酱油日晒十分重要,晒足180天,才可以保障酱油的品质和口感。”广东厨邦食品公司负责人说。
园区内的广东厨邦食品生产厂区,1300多个酱油大晒罐内散发着香味,每天平均生产超过10万箱酱油,销往全国各地。阳西美味鲜食品生产项目总用地面积达374亩,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达16.25亿元。主要生产食用油、蚝油、醋和料酒等系列食品及调味品,项目达产后形成年产共计65万吨调味品及系列食品的生产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达48.45亿元。
在厨邦、美味鲜等龙头项目带动下,国内外调味品生产企业纷纷加速落子阳西,产业集群迅速崛起,园区调味品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比如,卡夫亨氏酱油生产基地在园区投产,预计每年成品酱油产能达20万吨;广味源(金龙鱼调味品一期)、汇味康、巨树腐乳等项目建成投产;御农食品、茂德公、金龙鱼二期等一批调味品项目筹备建设。
园区还大力发展其他食品及饮料产业,先后引进喜悦食品、新天润粮油、百富饮料等项目,其他食品及饮料产业发展规模效应初显。同时,结合阳西当地资源优势,引进了三新海产品加工、顺欣金枪鱼深加工等项目,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厨帮酱油大晒场(杨传开/摄)
一直以来,阳西县十分注重突出高效服务和品位提升,阳西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应运而生,产业服务建设体系完善成型,着力打造招商聚商的新高地。园区不断完善“三生”环境,即生态环境、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20亿元,各项配套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形成了物流运输、原料供应、包装制品、冷热电联供、废水全过程处理等上下游产业链配套。
在生活环境方面,园区本着“以产促城、以城带产”的原则,建设了创新孵化中心、人才驿站、智慧园区、电子商务交易中心,配套了10家大型社区、6所学校、医院、公园、商业广场、商务酒店、农贸市场、公共交通、体育中心等生活设施,保障入园企业生产不出城,生活不出园,实现了园区与县城的融合发展。
在生态环境方面,园区招商引资严把“环保关”、主打“生态牌”,引入清洁能源供应,规划园区湿地公园,推动企业环保技术升级改造,在发展中保护好生态环境,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在生产环境方面,园区引入物流园项目,把物流短板转变为物流优势。便捷原料采购,针对主导产业,建立完善的粮食、大豆、盐业、农副产品等原料仓储。强化人才和劳动力保障,联合当地设立“人才驿站”,开展多种多样的招工活动,满足企业高端人才和基层普工需求。降低投资成本,从用水到包装,园区引入众多生产配套企业,实现良性竞争,全方位降低企业投资运营成本,打造成本洼地。
加大政策支持,利用好省、市、县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企业特派员、企业服务员“双员”制度作用,积极协助、指引企业申请扶持资金。完善基础配套,园区高效实现“十一通一平”,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的基础配套。金融扶持到位,各大银行网点引入园区,建立多层次的投融资市场,满足企业不同融资需求。科技扶持同步,园区配套孵化中心,引入优质第三方服务机构,集金融、电商、产学研、检验检测、展示、孵化六大功能为一体,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招商引资不仅要引进项目,更要引进人才。近年来,阳西县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县人才驿站,建设人才公寓,并在县城高铁站片区谋划建设教育城,培育产业专业人才。
“到阳西去”“投资阳西”已成为业界共识,阳西也成为国内外调味品企业的必争之地。2021年,阳西县引进了世界500强丰益国际调味品项目,选址在园区三期,该项目一期拟投资达25亿元,同时与园区在建广味源调味品项目合作,合计用地规模约400亩,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约85万吨酱油、蚝油、酱类等高端调味品,年产值约46.5亿元。
据了解,园区三期已全部完成招商引资工作,引进17个调味品及上下游配套项目。为了满足落户企业用地需求,园区四期规划用地7492亩,落户园区四期的项目约30个,总投资约83.18亿元。同时, 园区积极培育食品上下游及配套产业,满足食品企业的生产需求,引进了阳江粤玻、新奥能源、恒茂包装等产业配套项目。
完善的产业配套也是阳西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另一关键因素。目前,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内已云集从大豆、盐、糖等原材料到玻璃容器、纸板包装等上下游企业,可为调味品生产企业提供较为完善的配套,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广东厨邦食品公司负责人说:“调味品包装广泛使用的瓶子,如果从珠三角运来,一个玻璃瓶运输成本1角7分,一个塑料瓶9分7厘,厨邦酱油阳西基地每天平均使用100万个瓶子,包括玻璃瓶和塑料瓶,每天能节省约13万元,一年能节省4000多万元。”此外,阳西工业用水、用电、天然气等价格相对低廉,为调味品企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发展环境。

美味源生产车间(任浩沿/摄)
广东美味源香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食用香精香料及高端调味料为一体的现代化标杆企业,具备香料和复合调味料年产25000吨的生产能力。受疫情的影响,企业今年在传统香精香料版块销售情况大幅下滑,为适应发展新形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生命力,积极探索酱料版块,自主研发新的生产线——预制菜酱料,并采用电商直播形式进行销售。据统计,企业2022年上半年销售额约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利润达到1000万元。“我们上半年交税大概是500多万元。今年是美味源的转型期间,在做传统香精香料的同时,我们增做了‘一酱一菜’预制菜的酱料包,这块目前来讲销售增长是非常快的,原来的设备也完全跟不上,所以今年我们大概投入了1000多万元的设备生产预制菜的酱料包。”广东美味源香料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袁思强说道。
广东美味源香料股份有限公司是阳西园区最早入驻的企业之一,随着园区配套设施逐渐完善,服务越来越优化,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已然从最初产值仅50万元的小工厂成长成为了产值为3亿多元的较大规模企业。
“这个园区原来是只有一家两家厂,提出打造‘中国调味品之都’之后,将整个园区打造成上下游产业链连为一体,对我们的增长是非常好的,因为配套齐全了,企业也多了,原材料也供应比较方便了。”广东美味源香料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袁思强表示。
园区负责人表示,2021年度,阳西园区工业总产值48.68亿元,全口径税收3.16亿元。
中国食品报记者 谢伟
通讯员:叶柳谷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您已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