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探月十八载,这些高光时刻值得铭记

南方+

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天和”巡寰宇、“神舟”探苍穹。

不知不觉,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已进驻空间站1个多月时间,目前三人状态“感觉良好”。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进行交会对接操作训练。(来源:中国载人航天)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进行交会对接操作训练。(来源:中国载人航天)

7月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问天实验舱蓄势待发。这也将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迎接舱段到访空间站。

抬头仰望,在这片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国人留下了一个又一个举足轻重的印记。

“羲和”逐日,揭开更多关于太阳的秘密。

“祝融”探火,它即将度过火星上的冬至。

这是2021年6月11日公布的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巡合影”图。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这是2021年6月11日公布的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巡合影”图。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还有“嫦娥”登月、“玉兔”报喜,上九天揽月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

图为着陆器地形地貌相机拍摄的玉兔二号在A点影像图。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图为着陆器地形地貌相机拍摄的玉兔二号在A点影像图。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回望中国探月之旅,漫漫征途,累累硕果。

今天是“人类月球日”,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些难忘瞬间。

130秒盘点中国探月人的破防金句

 望月千年,“嫦娥”探月十八载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始于1956年,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从未放弃探月的梦想。

——1994年,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进行了探月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1996年,完成了探月卫星的技术方案研究;

——1998年,完成了卫星关键技术研究,随后开展了深化论证工作。

——2004年,我国正式开始以月球探测为起点的深空探测活动,依据分步实施、不断跨越的原则,经历十几年,无人探月工程完成了“绕、落、回”这三步走战略

中国国家航天局于2007年11月26日正式公布的嫦娥一号传回的第1幅月面图像。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中国国家航天局于2007年11月26日正式公布的嫦娥一号传回的第1幅月面图像。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绕”为第一期。首先实现卫星绕月飞行探测。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完成使命,成功撞击月球表面预定地点。

“落”为第二期。在2007年到2013年,主要突破月球软着陆、自动巡视勘察

什么叫做“软着陆”?就是说不能一头撞上去,要保证机器的完好;月球勘察要能接收地球的遥控。

此外,还有深空测控通信、月夜生存等关键技术, 为以后建立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的化学和物理参数。

2020年12月1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嫦娥五号探测器落月瞬间。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2020年12月1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嫦娥五号探测器落月瞬间。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回”为第三期。“回”不是指绕月球飞行的卫星能回来,而是说登上月球的探测器能回到地球。

2020年12月17日,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任务获取1731克月球样品返回地球,服务舱继续开展拓展试验,实现了中华民族“九天揽月”的千年梦想,推动人类月球样品研究进入了“嫦娥时代”,也向世界证明,中国即将成为太空大国。

当然,这远远没到这场探月之旅的终点。

2022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介绍,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圆满收官后,探月四期已全面启动,中国航天事业正全面开启星际探测的新征程。

 九天揽月,1731克月壤的珍贵之处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面,标志我国首次地外天体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开序幕。

月球带回的1731克“土特产”,除了一部分用于科普和展示之外,“重头戏”是用于科学研究:它可以进一步确认月球定年体系、查寻月球晚期火山活动和热历史、揭开月球正面诸多未知之谜、探索太阳系撞击历史和生命演化等。

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2020年12月2日摄)。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2020年12月2日摄)。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这包珍贵的月球样品,每每使用或者展出,皆吸引着世人的关注。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国科大教授杨蔚表示,这些月壤会“开口讲故事”,它讲述了一段月球变化数十亿年的惊险故事。

对颗粒样本的分析表明,嫦娥五号带回的玄武岩形成年龄为20.30±0.04亿年,这意味着,月球最“年轻”的玄武岩,形成于20亿年前,这比科学家此前估算的“月龄”,还早了8亿年。

7月13日,深圳博物馆,许多家长带小朋友前来参观100克月壤。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7月13日,深圳博物馆,许多家长带小朋友前来参观100克月壤。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除了做科学研究,这些“土特产”还有什么价值?

一方面是人才培养,过去中国科学家基本拿不到阿波罗月球样品进行研究,现在依托嫦娥五号“背回来”的月壤样品,我国也可以培养自己的研究队伍;另一方面,对我国后续月球与深空探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据专家预测,探索利用月球资源实际上并非一个遥远的规划,人类已经计划未来十年内就开始着手利用这些资源。

 探月追梦,我们的脚步永不停止 


2007年11月7日,历经三次近月制动,嫦娥一号成功被月球“捕获”,进入绕月飞行的工作轨道。

那一刻,在北京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两位老人紧紧拥抱、热泪盈眶,这一幕让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

他们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和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孙家栋。


“古人说‘十年磨一剑’,我们是35年准备和10年论证磨一剑。”欧阳自远曾经这样说起探月之路。

从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宣布了人类空间时代的到来。那时的他坚信,中国一定也会进入空间时代。

1978年,中国收到美国赠送的1克月岩标本,欧阳自远联合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原子核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开展研究,用其中的0.5克,完成了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物理性质、产出环境等全部的分析测试工作,发表了14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这代人的选择。”欧阳自远说。

耄耋院士仍在为年轻时报国志向奋进

2004年1月,我国正式启动了绕月探测工程,作为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领导了这项工程从论证立项到组织实施的全过程。

嫦娥一号上天前,栾恩杰带领团队搞了近30次各类大型试验,确保工程万无一失。最终,绕月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事先准备的84项故障模式预案一个也没用上。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当时已年过八旬的栾恩杰,不顾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不惧路途遥远,坚持来到现场。

被问及原因时,栾恩杰说,接“嫦娥”回家,这是他和祖国的“约定”。

专访栾恩杰:接“嫦娥”回家,这是对祖国的承诺

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是三千六百多个日夜,是十多万人的努力付出,是一本写满中国航天人坚持不懈的奋斗之书。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探月这条路,中国还能走得更远!

阅读更多

漫画丨中国探月:嫦娥不悔,蟾宫不寒

内容整合自新华社、央视新闻、光明网、共青团中央、中国载人航天等


【整合】 徐勉 王越莹 陈明诗 实习生 刘祖凤

【动画】曾汉 朱绮琳 杨晓彤 蒋敏玉 王露纯 崔文波 王百臻 李恺莉 吴文蓉

【策划】 吕虹 魏伯航 彭奕菲

【统筹】 张志超 胡良光

【联合出品】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协会  

南方日报科技能见度栏目

编辑 王越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