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度 | 极端高温侵袭全球,人和粮食都在接受“烤”验

南方农村报

image.png

近日,一名河北56岁农妇在田里作业时不幸中暑,因热射病导致器官衰竭身亡。今年以来,我国多个地区连续经历了大降温和大升温,给民众带来生命威胁。极端气候的转变,会带来种种连锁效应。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预测,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会导致主要粮食作物减产19.7%。至2040年,高温将使全球粮食减产30%至40%。随着人口持续增加,粮食需求将倍增,势必对未来农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热射病患者内脏“像被煮过一样”

为了做好作物病虫害防护工作,她顶着烈日,在田里喷药。没想到,这会成为她生命中的最后一次农作。

这名妇女是河北石家庄的赵县人,今年56岁。到了傍晚六点多,她变得意识模糊,伴随呕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孟庆冰接诊时,发现患者体温超过40℃,体内多器官衰竭,生命体征微弱。距离发病时间不到10个小时,患者便因重症中暑热射病撒手人寰。

图源:微博截图

图源:微博截图

全国各地出现高温天气,热射病受到关注。福建厦门一名50岁男子连续4小时下地干活,中暑晕倒在田间;江西萍乡一位务农的72岁大爷,也被发现晕倒在田间,四肢抽搐,呼之不应。

热射病患者不分老少。在广州,32岁快递员小林因在闷热的仓库里中暑晕倒。虽然经过治疗,纠正了他的内环境和器官功能不全,但因大脑损伤严重,目前患者尚在昏迷之中。

连日来,热射病频上热搜。图源:微博截图

连日来,热射病频上热搜。图源:微博截图

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有医生形容,热射病的患者“内脏就像被煮过一样”。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副主任医师徐慧聪告诉记者,热射病会让患者的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这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徐慧聪提醒,高温时段应避免强劳力活动。若遇到中暑患者,应及时施救,为其降温,并拨打急救电话。热射病患者的肌肉可能发生不自主抽搐,此时不要在患者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试图给患者喂水。

全国多地持续高温,户外劳动者要注意防晒,及时补充水分。图源:新华社(唐鹏摄)

全国多地持续高温,户外劳动者要注意防晒,及时补充水分。图源:新华社(唐鹏摄)

极端气候将带来全球粮食生产问题

进入7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的持续高温天气,多地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根据中央气象台消息,7月21日起,我国南方高温天气将再度发展。南方的高温天气同时也伴随高湿,因此体感温度会更高,白天炙烤,夜晚焖蒸。

图源:中国天气

图源:中国天气

南方主要城市高温打卡日历。图源:中国天气网

南方主要城市高温打卡日历。图源:中国天气网

南方热得没完没了,北方的高温同样来得迅猛。今年5月初,我国北方地区遭受冷空气袭击,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创下近30年同期最高气温的新低。然而到了5月中旬,北方各地陆续入夏。

根据北京气象台消息,今年北京正式入夏的时间为5月17日。5月28日,北京已经出现了今夏首个高温日,即气温超过35℃,比常年提前13天,而且最高气温还处在上升状态。

北方主要城市高温打卡日历。图源:中国天气网

北方主要城市高温打卡日历。图源:中国天气网

环球同此凉热,极端气候带来的影响是全球性的。欧洲正在经历“极热一周”,各国气温创下纪录;法国等国家接连发生山火,上万人被迫撤离。据最新消息,近一周的热浪已造成葡萄牙和西班牙1000多人死亡。气象专家解释,造成高温的原因一是全球变暖,二是拉尼娜持续不断。

7月13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户外气温显示为49℃。图源:新华社/美联

7月13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户外气温显示为49℃。图源:新华社/美联

7月11日,日本气象厅发布监测速报称,从2021年秋季开始的拉尼娜现象到今年6月仍在持续,并将导致酷暑卷土重来。美国气候中心预测,2022年全球可能面临更复杂的气候,拉尼娜现象或将连续第三年出现。

6月27日至7月3日的一周内,日本近1.44万人因中暑急救,是去年同期的10倍。6月25日,日本群马县伊势崎市最高气温达40.2摄氏度,为日本首次在6月观测到气温超过40摄氏度。图源:新华社(张笑宇摄)

6月27日至7月3日的一周内,日本近1.44万人因中暑急救,是去年同期的10倍。6月25日,日本群马县伊势崎市最高气温达40.2摄氏度,为日本首次在6月观测到气温超过40摄氏度。图源:新华社(张笑宇摄)

按照英国气象局预报,英格兰的伦敦、曼彻斯特、约克郡等地18日至19日发布“极端高温”红色警报。这是英国去年开始应用高温警报系统以来,首次发布这一最高级别警报。图源:新华社(史蒂芬·程摄)

按照英国气象局预报,英格兰的伦敦、曼彻斯特、约克郡等地18日至19日发布“极端高温”红色警报。这是英国去年开始应用高温警报系统以来,首次发布这一最高级别警报。图源:新华社(史蒂芬·程摄)

高温之下,人类和作物都会受到影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预测,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会导致主要粮食作物减产19.7%,其中小麦减产6.0%,水稻减产3.2%,玉米减产7.4%,大豆减产3.1%。至2040年,高温将使全球粮食减产30%至40%。

未来20年内,全球气温上升或超过1.5℃,预计将有数亿人面临粮食安全问题。《2022年世界粮食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全球饥饿人数正处于创纪录的水平,而且这一人数还在增加。

近日,法国接连发生林火火情。法国总统马克龙说,今年以来被烧毁的林地面积达到2020年的3倍。图源:新华社/美联

近日,法国接连发生林火火情。法国总统马克龙说,今年以来被烧毁的林地面积达到2020年的3倍。图源:新华社/美联

意大利近期遭遇高温天气,部分地区遭遇严重干旱。图源:新华社/欧新

意大利近期遭遇高温天气,部分地区遭遇严重干旱。图源:新华社/欧新

极端高温将导致全球粮食供应的风险增加。以印度为例,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其小麦产量占全球小麦的重要份额。然而在2022年6月,印度连番遭遇了高温和洪水,极端气候有可能引发小麦减产。

6月19日,一名印度男子推着牲畜饲料在印度阿萨姆邦讷尔巴里地区被洪水淹没的道路上涉水前行。图源:新华社/法新

6月19日,一名印度男子推着牲畜饲料在印度阿萨姆邦讷尔巴里地区被洪水淹没的道路上涉水前行。图源:新华社/法新

据中央气象台,2022年7月,欧洲地区和美国冬小麦进入成熟和集中收获期。最近需关注西班牙等地旱情发展情况,以及美国西南部干旱发展及其对农牧生产的影响。印度水稻和澳大利亚冬小麦处于幼苗生长阶段,需重点关注降水对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图源:中央气象台

图源:中央气象台

保护粮食安全,科研人员正不断努力

不幸中暑身亡的河北农妇,代表着一大批农业从业者在极端气候变化中首当其冲。我国不少从事农业研究的科研人员,正在为减少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作出贡献。

“面朝黄土背朝天成了部分农民生存的唯一选择,我认为,必须加强从业者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为了应对气候干旱及沙尘等自然灾害侵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贾秀苹一直从事农作物的抗旱、抗盐碱等领域的研究,并参与了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甘肃富锌马铃薯小农户试点项目”。

干旱一般伴有高温出现,抗旱农作物具有较好的耐高温能力,能有效减少农民不必要的抗灾劳动付出。贾秀苹团队研究的抗盐碱农作物(陇葵杂系列向日葵品种)在废弃盐碱地及山荒地的大面积推广种植,不仅有效缓解沙尘对环境的侵扰,减少农民的劳动量,也能增强农民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贾秀苹正与从事向日葵研究的专家进行向日葵盐碱性及品种间表型差异调查。图源: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贾秀苹正与从事向日葵研究的专家进行向日葵盐碱性及品种间表型差异调查。图源: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挖掘高温抗性基因资源,阐明高温抗性分子机制,以及培育抗高温作物新品种,成为亟待攻克的重大课题。今年6月17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我国科学家的最新成果。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林鸿宣研究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林尤舜研究团队取得新突破,首次揭示了在一个控制水稻数量性状的基因位点(TT3)中存在由两个拮抗的基因(TT3.1和TT3.2)组成的遗传模块,用来调控其高温抗性。

借助分子生物技术方法将该研究发掘的抗高温新基因TT3.1/TT3.2应用于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以及蔬菜等作物的抗高温育种改良中,对于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来自非洲栽培稻的TT3CG14位点及TT3.1过量表达、TT3.2敲除构建显著增加高温胁迫下的水稻产量。图源:《科学》

来自非洲栽培稻的TT3CG14位点及TT3.1过量表达、TT3.2敲除构建显著增加高温胁迫下的水稻产量。图源:《科学》

智慧农业的发展,除了能显著提高效率外,也能让农民免受高温作业之苦。7月14日,广东河源东源县柳城镇的万绿智慧无人农场迎来太空稻首季丰收,无人驾驶收割机和运粮车代替人工在田间劳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介绍,无人农场利用北斗卫星定位和5G信号自主作业,实现水稻耕、种、管、收全部生产环节无人化,与人工作业相比,效率接近提高100倍。

农场种植的水稻品种为“华航51号”,俗称太空稻,由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选育。不但品质好、产量高,太空稻还具有抗伏性强、抗病虫害等特点。此前,台风“暹芭”登录广东,造成多地农田受灾粮食减产,农场中的太空稻屹立不倒。

无人驾驶插秧机在插秧。图源:河源日报

无人驾驶插秧机在插秧。图源:河源日报

【策划】樊静东 

【记者】黄旭君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 杨雪2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