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东云路镇开展年轻干部“结对培养”活动

南方+ 记者

阶段来,云路镇坚持把加强年轻干部培养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通过在全镇开展年轻干部“结对培养”实践活动,为年轻干部搭台引路,助推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提高了年轻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为乡村振兴建设持续注入“源头活水”。

多方位搭台引路 高位推动“结对帮带”

年轻干部培养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换届选举以来,云路镇新一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为建立长效培养机制,固化活动成果,镇党委成立了“结对培养”领导小组,镇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细节深研讨,牵头制定了15项培养措施,将建立跟踪培养制度,搭建实践锻炼平台,发现选拔年轻干部予以具象化,同时召开结对培训部署会,启动“青蓝计划”培养仪式,明确帮扶导师和年轻干部职责任务,高位推动高效统筹活动开展。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针对年轻干部来源渠道不一、岗位职责不同、成长经历各异等实际,云路镇组织填报《年轻干部培养意向需求表》,既考虑年轻干部个体差异性,又注重画好帮带同心圆。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按照岗位相近、工作相连、职能想通、性格互补等进行匹配,导师认真研究帮带对象的性格特点、业务能力、工作经历等,精心定制“私人专属套餐”,使得“结对帮带”更加精准科学高效。

为划分人才梯队,云路镇结合季度、年度考核评定及干部队伍建设情况,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发现、储备力度,采取个人推荐、导师推荐与组织考察等方式,纵向建立14名35周岁以下、8名30周岁以下年龄梯队,横向分门别类建立工程规划、水利农业、环保卫生、财务审计、法律五大类别的人才库,建立干部综合台账,为选人用人提供科学依据。

多维度培养赋能 全面提升工作能力

云路镇注重年轻干部政治素质提升,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本镇红色资源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强化年轻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先后举办了2期导师大讲堂,通过授课的形式全面提升年轻干部政治素质。

云路镇注重年轻干部基层实践锻炼,深入实施年轻干部“墩苗计划”,结合中心任务,将培养对象分配到应急、信访、创文、巡察、抗疫工作一线岗位上淬火历练,与业务骨干结成22对帮扶对子,通过导师传授工作经验、工作方法,助推中心任务发展。2021年来推动落实管控核酸筛查774人次,完成新冠疫苗接种122458剂次,加强针接种6246剂次,解决群众纠纷24起,发现整改问题18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失、增强专业本领、快速成长。

云路镇还注重年轻干部注重理论研究创新,开展渐进式帮带,每月开展一次“结对帮带”工作交流会,刚性要求培养对象撰写专题调研、理论研究、信息报道,导师及时总结帮带经验和不足,对结对帮带工作及时复盘,实现“结对帮带”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多层次互动跟踪 全程跟进培养成效

云路镇组建管理链条,注重加强对年轻干部的管理,突出制度设计,组织导师定期分层对干部综合表现开展联合会诊,通过综合考核,深入考察年轻干部“8小时之外”情况,刻画考察对象个性特点,对收集的相关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多维度扫描印证干部政治素质。

云路镇搭建面对面平台。导师利用平时考核、日常考察时机走近年轻干部,开展谈心谈话、交流思想,全面掌握年轻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情况,及时予以指导帮助。2022年前两季度完成年轻干部谈心谈话152人次,体现了对年轻同志政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生活上照顾。

同时,云路镇积极推荐选拔优秀骨干。坚持前移考察关口,延伸考察链条,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对干部进行深入了解、立体考察、精准识别。强化注重基层一线的用人导向,对在一线恪尽职守、实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优先提拔重用,让基层年轻干部有为有位。通过导师评价掌握、平时考核推荐、急难险重一线锻炼识别等办法,深化对优秀年轻干部的日常了解和分析研判,大胆使用政治上靠得住、在急难险重任务上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2021年以来提拔重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一线干部充实到各部门担任正副职的有14名,3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被上级提拔为乡镇科级领导班子。

【记者】林捷勇

【通讯员】杨畅 涂晓加

编辑 刘晓维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