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区辖内的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物馆
又添新身份!
经组织评审,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政府决定命名海心桥等15个单位为第九批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教育类入榜。
永庆坊
地址:荔湾区恩宁路99号
近年来,永庆坊秉承“修旧如旧、新旧融合”的微改造理念,用“绣花”功夫对老旧建筑进行修复活化。古老的永庆坊在新时代重获新生,成为广州展示岭南传统文化、老城市新活力的一个窗口。
古朴整洁的街巷之中,永庆坊沉淀着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近年来,粤剧、广绣等非遗文化在永庆坊找到了“安身之地”,不断传承和发展。2020年8月,永庆坊建立全市首个非遗街区,陆续有12个非遗大师工作室进驻,非遗文化项目本来就从民间中来,现在又回到了有烟火气的老城区。
在这里,广绣、广彩、饼印、醒狮、箫笛、榄雕、古琴等非遗体验课程比比皆是,不但能让市民游客对非遗文化从认识到喜爱,也让非遗街区不单单是购物游览的打卡点,更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课堂。
粤剧艺术博物馆
地址:荔湾区恩宁路127号
永庆坊内的粤剧艺术博物馆,是展示、弘扬粤剧艺术的重要窗口,从2018年11月至2022年6月底,这里已接待观众约188万人次。平时,这里演出不断,仅今年上半年,粤剧艺术博物馆广福台就开展了精品演出13场、惠民演出55场,吸引观众逾万人次。
“这三年多来,一共有160多万观众走进我们博物馆,最高单日接待10245人次。”粤剧艺术博物馆馆长马楠介绍道,粤剧艺术博物馆在收藏研究、展览展示、公共服务、社会教育、展演交流等方面不断提升,成为弘扬粤剧艺术和岭南文化的重要窗口。
博物馆还设计开发了行当描绘、行头制作、脸谱绘制、粤韵剪纸、节俗活动以及粤剧研学体验等教育活动,面向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定期开放,寓教于乐,引导参与者在体验中加深对粤剧及地方历史文化的认识,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
2017年,博物馆成立少儿粤剧传承基地,近年来,基地积极开展普及传承活动,与戏曲专职院校、中小学共建“生源培训基地”,面向青少年开展粤剧培训。据统计,先后有500多人参加了粤剧基本理论、基本功和折子戏排演等学习,并在全国小梅花大赛、广东省小梅花大赛等多项赛事中屡获殊荣,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粤剧的小小代言人、传承者。
# 第九批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
一
新时代建设成就类(5个)
1.海心桥
2.“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馆
3.广州电力展示馆
4.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
5.珠江钢琴红色音乐文化教育基地
二
革命传统教育类(3个)
6.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
7.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
8.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成立大会遗址
三
历史文化教育类(3个)
9.永庆坊
10.粤剧艺术博物馆
11.广州华侨博物馆
四
公园类(2个)
12.海珠湿地公园
13.广州市儿童公园
五
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类(2个)
14.广州市青年文化宫
15.广州市人民防空宣传教育馆
【来源 广州荔湾发布编辑部 李欣煦,综合自广州日报、荔湾发布往期】
【编辑 黄文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