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先做一下卫生,顺利的话明天就重新开业。”7月19日下午,在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麦朗村口,望着门前久违的车水马龙,餐饮店主彭小参说。
此时距离餐厅临时歇业已经有10天。9日,佛山近期首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在龙江出现,麦朗村作为该病例的主要活动地之一迅速采取防控措施。当时虽未有相关要求,但餐厅营业已经不太方便,于是彭小参主动歇业。从当晚开始直到19日,彭小参和丈夫以及两名员工还一直住在餐厅内。
7月19日,麦朗村口排队等待查验核酸证明后出入的汽车。熊程 摄
这也是麦朗村、龙江镇乃至顺德区全体迎战疫情的10天。从2020年初之后,顺德再未真正迎战过疫情。虽然各级制定了许多预案、经过了多次演练,而且也多次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流调溯源等工作,但是这次才真的来了。在顺德同时有中高风险区的三个区域中,另外两个均为城市小区,麦朗村则由于风险区域大、人员数量多而复杂,防疫任务尤为艰巨。
疫情是医学问题,更是基层治理的大考。10天里,麦朗村民经过了疑惑、恐慌、安心乃至积极参与和支持防疫工作的心态变化,从区、镇部门以及医院等单位外来支援的防疫工作人员日夜不休地工作,有24小时救助热线随时响应,有干部每天走两万步也不觉得累,有物资配送企业紧急调配资源,有两名孕妇顺利生产……
7月19日12时起,麦朗村(甘竹溪以南区域除外)由中风险区调整为低风险区,东兴街一巷2号、振兴路七街二号由高风险区调整为中风险区,意味着该村全村性的战疫告一段落。在“解封”时,村民自发为龙江镇政府和麦朗村委会分别送上了致谢锦旗。
村民向龙江镇政府送上锦旗。通讯员供图
此时的麦朗,除了村口驻守查验核酸检测的工作人员外,大部分外部支援抗疫的工作人员已经离开。村内群众的生产生活,正恢复平常的景象。
疫情来袭:马路上到处都是“雪糕筒”
彭小参从外地来顺德经营小餐馆,店就开在麦朗村口附近,居住在周边村居。
7月9日,还在营业的彭小参发现马路边多了很多“雪糕筒”、警戒线,村口已经围合起来。彭小参选择了主动歇业,但此时到接下来两天也还有包括超市在内的不少商户一直营业。
彭小参的餐饮店。
当天,顺德区接外市通报,称在重点涉疫场所排查中,发现1名阳性个案的同时空密切接触者在顺德。接报后,顺德区立即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发现一名无症状感染者,并根据流调溯源情况对其经常活动的麦朗村采取了防疫措施。顺德区政协副主席招霞红下沉麦朗指挥,当天就开展了一轮村内的全员核酸检测。
“由于是首次正面遭遇疫情,村民们心里都没底,不免有一些人感到不理解甚至恐慌。”麦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卢松辉说。经过9日、10日两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村民们普遍感到松了一口气,也对防疫工作表示理解。但是在11日的全村又一轮核酸检测中,出现一例阳性,有的人被黄码甚至红码,也有的人被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在群众中又引起了一轮议论。
7月12日,麦朗村除甘竹溪以南区域外全部划为中风险区,其中部分区域被划为高风险区,或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参照高风险区的措施进行管理。村内店铺停业、工厂停工,村民“足不出村”。
与此同时,从政府到村居的整个疫情应急保障体系激活,从核酸检测、基础物资保障到特殊需求都快速响应,为村民解决难题。顺德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谢顺辉,区政协副主席廖流波提级指挥,龙江镇党委书记甘志宇等领导干部赶赴一线、督战参战,上百名核酸检测人员、党群先锋队员、公安干警等从外部前来麦朗支援。(相关链接:顺德龙江麦朗村:直击7200余人的“风险区生活”)
“虽然经历了几次转折,由于信息的公开透明、保障措施的高效得力,相关措施得到了村民理解,村民们也普遍不再担忧。”卢松辉说。
村民行动:从“点长”到“素人”志愿者超200人
疫情防控不只与医学有关,更与基层治理密切相关。做好防控工作,区、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投入是关键,同时离不开本地群众的支持。
7月12日全村除甘竹溪以南区域外全部划为中风险区后,防疫形势更加明朗。不仅有村干部和平时热心村内事务的党群先锋队员积极参与防疫工作,更多平时很少参与村内事务的群众也报名参加志愿者。特别是从13日开始,村民报名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大爆发”。
党群先锋队参与核酸采样和物资派发工作。通讯员供图
“刚开始我们不知道这次疫情的情况,虽然工作任务很多,也不敢发动村民来做志愿者,但是后面几天越来越多村民主动前来。”卢松辉说。
庾秋萍是村内党群先锋队员之一。她介绍,村“两委”工作人员有40多人,平时积极参与村内事务的党群先锋队员有30多人,“素人”志愿者则有140多人。这也意味着,在全村7200余人中,参与志愿服务的就超过了200人。“甚至还有未成年人来报名,但是考虑到保护未成年人,而且人员已经相对充足,所以没有让其参与。”庾秋萍说。
“平时工作很忙,这次疫情暂时不能工作,所以就来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志愿者黄衿发说。
志愿者参与服务都是全身心投入。“能出一份力、帮助到人,就觉得很开心。”志愿者黄锦灼说。
庞大的志愿服务队伍让疫情防控工作更加高效。刚开始全村只设立了两个核酸检测点,后来重新将全村划定为9个区域,设置了9个检测点。每个点还建立了微信群,区域内的每户或每栋有一人入群,实时沟通有关信息。庾秋萍是其中孖冧核酸检测点的“点长”,带领10余名志愿者开展工作,服务约800名群众。
因孖冧点靠近西沙工业区,所以来检测的人数中新市民占比会比本村村民要多。考虑到检测核酸后领取物资不走回头路,即使孖冧点开设的进入通道需要大家绕远道才到达,前来检测的村民也十分理解和支持,因为真切感受到工作人员的辛苦和任劳任怨。
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也让物资分发工作更为便利。一部分物资是由村民到核酸检测点做核酸时领取,一部分则根据需要派送上门。麦朗村借用网格化管理的思路,将全村临时划分出一批小网格,提升了派送的精准度和效率。
日行两万步不觉累,支援干部十天没回家
“最近平均每天都要走2万步以上,而且有时候晚上因为不断有电话来、要处理问题,睡不到1个小时,白天偶尔可以抽空睡上十来分钟,但是一点也不觉得累。”卢松辉说,这十天来许多工作人员都是如此。
从外部来支援的医护人员、警务人员、党政干部等,也都展现了担当。
工作人员充分利用时间讨论工作。通讯员供图
陆中奎是麦朗村临时救护点负责人。临时救护点负责处理居民的常规医疗需求,4名医生2名护士,面对7200余名群众,几天的工作量十分惊人。其中,为全面掌握整村孕产妇的情况,从进驻开始,陆中奎组织医疗救护点挨个给登记在册的孕产妇打电话,详细了解每一位孕产妇的孕周情况,并做好妊娠风险等级评估,遇到临时打不通的,就做好标记,间隔一段时间继续打,直到联系上对方为止。
严金海是龙江派出所西庆社区民警中队中队长。7月9日,严金海接到任务,立即调配警力奔赴麦朗村实施有关措施。每次有突发任务,严金海都是第一时间冲锋在前,助力发生疫情风险的区域在最短时间内实施有关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最大限度内斩断疫情传播链。
龙江镇机关干部陈伟雄负责办公室工作。随着防控形势的不断变化,工作任务越来越细、标准越来越高,各项需要统计、上报的数据也越来越多。为了使上级安排的工作潜实落细,在指挥部,他总是带头梳理工作,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思考,对一个个问题进行破解,一个个困难进行协调,一项项措施进行细化。十天来,他没有回过一次家,都睡在指挥部,甚至忙起来的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但是他从没有觉得累。他经常鼓励身边同事,“加油,我们一定能赢!”。
就在麦朗降为低风险区的前一天,麦朗村内两名孕妇顺利生产。(相关链接:母子平安!顺德龙江风险区内一孕妇顺利诞下男婴)小宝宝的新生,似乎预示着麦朗村将迎来的一个新开始。
产妇向工作人员在微信群里致谢。通讯员供图
【南方日报记者】熊程
【通讯员】康裕安 杨杰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