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自微信公众号“南都娱乐”,微信号:nanduent
在《警察荣誉》丰富的群像人物中,赵继伟的师父、社区警察张志杰被网友们封为八里河派出所的“扫地僧”:为人低调、不争风头、存在感弱,但“不起眼”的外表下却是“了不起”的业务能力:与群众交朋友、将刑满释放人员发展成线人、凭着几道反常的伤痕便侦破一起盗窃案。
看到这些评价,扮演者李晓川挺高兴——观众是真的把他当作生活中的人了,而这正是他一直以来信奉且追求的,“好的演员是扔到人堆里,你看不见他。”
如果把演艺圈比作“八里河”,李晓川无疑会是“张志杰”一类的人物:远离名利和光环、踏踏实实演戏,但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一不小心就凭着几秒的无言镜头冲上热搜第一、让无数观众泪奔破防——“小红花里吃外卖的大叔”,正是其人。
李晓川将演配角比作“填空题”,讲究的是一个“恰如其分”,让我们一起听听这位“扫地僧”的独门解法。
采写_本刊记者 朱雯怡
跟师父王警官体验生活
从“找不着北”到游刃有余
“当我看到张志杰这个角色的时候,我是有些傻眼的。”在豆瓣的创作手记中,李晓川如是写道。在采访的开始,表演经验丰富的他再次向记者坦言,自己在拿到剧本之初,面对这样一个波澜不惊、几乎没有大开大合戏剧冲突的人物时内心的无措,“有一点儿找不着北。”所幸在开机前半个月,剧组安排“汪汪队”的四对师徒去往青岛的两个派出所,进行了为期十余天的体验生活。李晓川在他的“师父”——社区警察“老王”身上,找到了这个角色的具体落点,“我觉得张志杰的劲儿就来了”。
还记得进所第一天,刚和“师父”打了个照面,王警官便急着要去城中村平一起纠纷。李晓川连忙问:“师父,我能和你一起去吗?”王警官风风火火地边走边说:“不行,太危险了,改天再说吧!”——忙碌、棘手、压力,民警工作的常态就这样直观地呈现在了他的眼前。在此后体验中,李晓川跟着“师父”走街串巷,只见王警官一路走,一路和经过的人打招呼,一边如数家珍地报出各种数据:辖区内有多少人口、租户、店铺……当然还不忘强调重点,“做社区警的第一条,就是要跟老百姓交朋友,要以心换心。”
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实则处处蕴藏着大智慧。李晓川从师父的言行举止中观察到不少细节,比如在和群众打交道的时候,往往得先“塞颗糖”,说点好话,不能一上来就严厉指责。“比如他看到老人遛狗就说‘你这个狗真可爱’,还跟狗玩了半天,然后再说,‘但是你怎么都不牵绳?’”诸如此类的技巧都被李晓川学进了戏里,“八里河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张志杰脸上成天挂着笑,走哪儿都能和商贩、居民唠上几句,面对让他帮忙爬窗取钥匙的无理要求,也能心平气和地几句话解决了。
八里河是怎样炼成的?
全员“滑画儿”,一天只拍两页纸
除了体验生活外,为了营造派出所日常工作的真实氛围,导演还要求八里河派出所的“全体员工”每天上下班。即便是没有戏份、镜头极少的配角也无一例外,每天都要来所里忙活手头的“工作任务”,这让“八里河派出所”内的每一个镜头都显得丰富而可信。李晓川告诉记者这叫“滑画儿”——演员在画面里滑过来、滑过去,作为主要人物的背景出现。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后期剧情中,一位女户籍警察因休产假,需要夏洁顶班。而很多观众们都发现,早在前几集中,这名挺着孕肚的警察就曾在派出所的全景画面中“闪现”过。
正是因为剧组对细节的如此重视,《警察荣誉》也成了李晓川从业多年以来,拍摄进度极慢的一部作品,“平均差不多一天拍两页纸,拍电影有的时候都不止(这个进度)。”导演丁黑在创作手记中写到,他希望能体现出四位见习警员的主观视角,因此工作量巨大,“每一场戏在拍完客观的正戏之后,大家还需要配合多演2-3遍拍各人的主观镜头。”
李晓川回忆到,剧中有一场张志杰、赵继伟师徒骑车出警时聊升职问题的戏,他和曹璐一共拍了三天,在那条路上来回骑了至少30次;平时所里开大会的重场戏,四个年轻人的不同视角各一遍,再加上远中近景的切换,至少拍10遍以上,“王景春老师有大量的台词,常常要连着演十几遍,他是我们的榜样。”
在四个月的朝夕相处中,“八里河派出所”的同事们对工作没有任何怨言,并且凝聚成了一个和谐、融洽的大家庭,离别时都充满不舍。大结局的小彩蛋里,所长王守一的一段“台词”意外说哭了在场的同事和屏幕前的观众:“今天就是在八里河的最后一天了,特别高兴能跟在座的同仁一起合作,一块儿拍了一个非常温暖的、感人的作品……”李晓川告诉记者,这段词是王景春的即兴感言,当时正临近杀青,他正好借这场开会戏和大家道别,“我们完全没想到,还在演戏呢,忽然春哥就说‘今天是在八里河的最后一天’,大家都(感动得)受不了了。”
被封“扫地僧”颇感意外
演配角是做“填空题”
对“八里河扫地僧”这个封号,李晓川颇感意外。在他最初的理解里,张志杰不过是一个本本分分、普普通通的社区民警。但再一想,“扫地僧”确实是对角色精准而生动的解读:首先是内力深厚,“一个派出所里,能去做社区警的,一般都是业务能力最强的,要通过蛛丝马迹来排除社会隐患。”李晓川说道。
其次在于“不起眼”,张志杰为人低调、遇功不抢,存在感弱,就像“扫地僧”那样深藏不露。工作能力强、为人处事又练达通透,这让不少剧迷们推测,各方面都全能的张志杰会是八里河派出所的下一任所长人选。被问及是否认同这个说法,李晓川开口道:“我希望……”,犹豫片刻后还是话锋一转,“我觉得‘老张’应该不会想当所长。”
诚然,张志杰个性佛系,淡泊名利,这也是观众们喜爱他的一大原因。在这一点上,李晓川也承认其本人和角色存在相通的地方。他坦言每到作品宣传期都会有些焦虑,“我还是想做个‘生活中的人’。好的演员是扔到人堆里,你看不见他。”然而演员作为被市场选择的一方,往往需要靠曝光和关注才能获得更多机会。记者问其是否会有这方面的担忧,他爽快回应,“所以我才演了那么多配角啊,别人不去的活儿我也去。”
曾经冲上热搜第一的“小红花里吃外卖的大叔”,正是那类“别人不去的活儿”——人物不在故事主线上,全片只有四场戏,最终成片里还剪掉了一场。就是这样一个边缘角色,最终却凭着几秒钟的无言镜头惊艳出圈,让无数观众们泪奔破防。
李晓川告诉记者,“吃外卖”的名场面是他进组之后拍摄的第一场戏,剧本里的文字描写仅寥寥两行。他将演配角的过程比作做“填空题”,“主角就像一本书,编剧、导演给你想得透透的、写得满满的,但演配角,所有的空都得你去填。”演吃外卖大叔,他需要填的空就包括:我的女儿因为什么去世?我收入来源是怎样的?我是怎么来到这个地方给她看病的?我又是怎样无能为力的?
拍这场戏时,为了保持情绪状态,李晓川在片场一刻不放手中的道具,并特别要求每一遍都必须完整地演下来:从医院出发,过马路,坐在路边抚摸女儿的假发,然后哭着吃一份饱含陌生善意的红烧牛肉饭。从绝望无力到释放悲痛,他将人物的情感递进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这一镜头成为全片的“高光泪点”。有观众看了之后甚至表示,这场景真实到像是剧组在某个医院门口偷拍的。
“扫地僧”的内功之深可见一斑:扎进人群不被看见、表演自然不着痕迹。如果将演艺圈比作“八里河”,那么这位宝藏演员定是如“张志杰”一般的存在了。
如果你想合作——
新媒体商业合作
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
微信号:ZDGYing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