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近年来,随着肇庆数字乡村建设大力推进,一批批掌握数字技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年轻人变身“新农人”,投身农业农村发展,在田间地头搭建直播间,让农副产品变身“网红产品”。
“各位‘小心柑’的主人你们好,我是果园管家陈慧,你们的贡柑马上要结果啦,欢迎有空前来德庆看一看。”还没到贡柑成熟季,肇庆市德庆县东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慧就已经提前在直播间向粉丝发出采摘邀请。
2013年从中山大学毕业后,本想着只是去德庆帮忙的陈慧因为亲尝了贡柑而萌生创业想法,“投身广阔的农村,利用贡柑资源干出点成绩来。”多年来,她结合所学知识,应用生态有机的生产方式,形成统一的果品标准。2021年,她抓住农产品电商直播风口,打造生态网红农场,使得电商销量占总销量的八成以上。
陈慧抓住农产品电商直播风口,打造生态网红农场,使得电商销量占总销量的八成以上。
月营业额超过50万元——这是另一位新农人陈善彪的直播带货成绩单。2013年,陈善彪从武警退役后回乡创业,制作的豆腐豆花用料足、出品好,慢慢在邻近的村镇打响了名堂,不少食客慕名而来。接触学习电商知识后,陈善彪通过社交平台、新媒体开展“农产品直播”,让“佛洞腐竹”走出广宁深山,迈向全国市场。
“我对自己的选择从没后悔过,在家乡我找到了梦想与现实的支点,农村也是实现梦想的大舞台。”高要返乡创业“新农人”伍肇杰笑得特别灿烂。2021年,由他管理运营的“E网兴农”高要区农村电商产业园销售总额约1000万元,今年预计超3000万元。
95后花农凌伟彬凭借专业的科普式直播快速出圈,成为拼多多头部商家,吸引一大批忠实的消费者,单日直播带货5000多单,去年销售额远高于父辈线下销售额的十多倍。自从他转入电商平台开设网店直播卖兰花后,春节以外的淡季反倒成了旺季。
3年多前还是深圳一名电子产品销售员的林素芬如今已是四会直播带货圈里有名的主播。乘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东风,她从零学习兰花品种、种植、特点等知识,和电商直播、短视频制作的技巧方法。如今,她几乎每天都要进行一场直播,日均订单有300至400单。
3年多前还是深圳一名电子产品销售员的林素芬如今已是四会直播带货圈里有名的主播。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电商及数字农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青年人将眼光投向田间地头。肇庆“新农人”探索农业新业态,为传统农业转型注入了新活力,成为引领农民、发展农村、托起农业的一支生力军。
在肇庆,“新农人”极应用电商直播等模式,推动农产品上行,带动当地就业,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多年前,怀集县凤岗镇高崀村的村民种有珍珠李。这种李子爽脆甜口,但缺乏销售渠道,种在深山人未识,靠村民自己每天摘十几斤到圩镇销售,卖得不好,不少果子掉地上烂掉。2018年,邓键裕返乡创办了怀集人网电商平台,上架线上产品、农场拍摄、现场直播卖货,当地的珍珠李销售出现转机。
“这次高崀村的珍珠李通过我们直播又卖完了,村民们都很开心。”今年5月底,珍珠李成熟上市,邓键裕和他的团队用了约两个星期就将3万斤珍珠李成功销往全国各地,团队的直播品牌效应再次得到了印证。
邓键裕(右)返乡创办了怀集人网电商平台,上架线上产品、农场拍摄、现场直播卖货,当地的珍珠李销售出现转机。
2021年,受周边城市疫情影响,怀集当地一家大型养鸽生产基地的肉鸽销售陷入停滞,邓键裕通过直播带货,在一个月里帮对方销售了约8万只肉鸽,不仅助其渡过难关,还帮助企业开拓了市场。
如今,怀集人网电商平台已升级为益农电商平台,运营和推广怀集县19个乡镇、街道超过100个名优产品,多次举办谭脉西瓜、洪业乳鸽等产品电商直播销售活动。该平台还举办乡镇电商人才直播培训班,推动当地电商方向创业就业500人次。
伍肇杰通过“E网兴农”电商平台和“源头发货、产地直销”模式,为当地村民带去更多收益。目前,该电商平台已与高要区16家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和120余名农产品种植大户建立了稳固的良好合作关系,整合了20多个特色农产品品牌,逐步建立了遍及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
中蜂合作社集中华蜜蜂养殖、生产、销售于一体,过去销路有限,2021年12月进驻农村电商产业园后,订单量大幅上涨,短短两个月就接收到1000多份网络订单。南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入驻后,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每天都有几百件商品运往外省以及港澳地区,最高峰时达1000多件。
农村电商要发展,离不开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人才队伍。当前,肇庆各地着力推动创业人才、电商服务资源向农村电商汇聚,通过农村电商带动农副产品走出大山,帮助草根实现创业梦想。
德庆围绕“农村电商”工程组织举办网商运营、网店美工等各类电商技能培训班,并通过创业资助、租金补贴、小额创业贷款等扶持政策帮助他们开店创业,致力满足广大农户触网转型的需求,帮助其完成从田间地头向直播间的角色转换,成为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带动更多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增收致富。
“从培训班毕业并且考到资格证,我就能亲自上阵当主播,卖自己农场种植的贡柑了。”德庆县官圩镇金辉农场场主陈水健表示:“老师们讲得比较接地气,我们基本都听得懂。我也记下了不少知识点,经常回家就马上实践一下。”
广宁智慧创业园承担全县双创孵化培训、农村电商孵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该创业园。2019年至2021年间,该创业园开展农村电商带头人培训3期,农村电商培训100多期,共8000多人次受惠。
要想“新农人”扎根下来,还需打通农产品上行和电商下行的通道。广宁县全力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建设,孵化出智慧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以“专线+共享物流”配送至村到户,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
2021年是德庆贡柑“爆红”的一年。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德庆开启“我为柑农办实事——广东德庆贡柑‘12221’市场营销行动”,“我在德庆有棵贡柑树”认养活动、贡柑开摘节等营销活动层出不穷。
得益于此,去年东璞农业有866棵贡柑树在活动中被认养,被认养的贡柑价格超20元/公斤,比平均市场价翻了一番。“12221的精髓,就在于解决了农民希望被解决的销路问题,注重通过市场端来指导生产端。以前是农民种出什么,市场就能买到什么,现在是市场需要什么标准的产品,我们就努力做到什么标准。”陈慧说。
【南方+记者】刘亮
【实习生】胡欣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