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亩产587.09公斤,五华县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品种“19香”百亩连片创高产记录!7月17日,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湖东村,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相关单位专家,对五华县农业农村局实施的“五华县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进行现场测产。专家组听取了情况汇报,现场目测、选点和实割测产,结果为平均亩产干谷587.09公斤。
测产验收专家组合影。
专家组组长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唐湘如介绍,本次连片示范种植的是优质稻品种19香,该品种是由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高端优质丝苗米新品种,田间长势均衡,植株形态清秀,熟色一致,青枝蜡秆,结实率高,穗粒饱满。
据了解,本次核心示范片面积102亩,位于五华县龙村镇湖东村。示范田采用的核心种植技术:选用丝苗香稻品种19香,采用自动播种线播种、“壮秧肥”培育秧苗;采用钵苗插秧机、多苗稀植;整田时作全层基肥机械深施“香稻专用肥”40公斤/亩,分蘖肥追施“香稻专用肥”30公斤/亩;抽穗期采用无人机喷施“香稻增香富硒叶面肥”200克;少水灌溉;病虫害实行绿色无人机防控技术。
示范优质稻品种19香,植株形态清秀,熟色一致,穗粒饱满。
专家组严格按照国家农业农村部水稻测产方法,使用沃得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收获。实割第一丘田607.37平米,鲜谷重641.60公斤,含水率28.5%,折干重亩产582.12公斤;实割第二丘田779.16平米,鲜谷重847.70公斤,含水率27.6%,折干重亩产607.08公斤;实割第三丘田597.37平米,鲜谷重611.60公斤,含水率27.5%,折干重亩产572.08公斤;实割三丘田平均亩产干谷587.09公斤。
龙村镇湖东村种户钟作辉说,今年早造引种19香品种4亩,优质高产,每亩增产稻谷200-300斤、增效达600元以上。据了解,五华县农业农村局承担的2021年度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时间为2022年2月-7月。项目分别在龙村镇、梅林镇、横陂镇和岐岭镇设立4个水稻丝苗米品种千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示范面积合计4000亩。示范品种主要有:青香优19香、19香和美巴香占,展示水稻新品种10个:广8优粤禾丝苗、青香优033、粤香430、胜优19香、甬优1540、软华优金丝、美香占2号、美巴丝苗、航香丝苗、五香丝苗。采用两种示范技术模式:香稻增香栽培技术模式和优质稻丝苗米“三控”栽培技术模式。在省级专家指导下,示范区采取统一品种布局、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五统一”管理技术路线。示范区按技术模式分别施用香稻专用肥、配方肥、增香叶面肥,统一机耕机收,全面进行病虫害统防统治(无人机喷药)。辐射带动五华县水稻丝苗米绿色高质高效推广面积13.5万亩,效果明显。
试验结果表明,龙村千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对比非示范区亩增产稻谷41.41公斤,增产增收132.5元,病虫害防控农药施用节约18.6元,节约化肥27.2元,合计每亩节本增收178.3元,节本增收10.56%。梅林千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对比非示范区亩增产稻谷38.44公斤,增产增收123元,病虫害防控农药施用节约18.5元,节约化肥26元,合计每亩节本增收167.5元,节本增收10.23%。横陂千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对比非示范区亩增产稻谷39.84公斤,增产增收127.5元,病虫害防控农药施用节约20.5元,节约化肥25元,合计每亩节本增收173元,节本增收11.5%。岐岭千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对比非示范区亩增产稻谷37.81公斤,增产增收121元,病虫害防控农药施用节约19元,节约化肥25元,合计每亩节本增收165元,节本增收10.21%。
【作者 】揭育聪
【来源】南方农村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