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访谈 | 省文旅厅厅长李斌:努力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

南方+ 记者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不断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

日前,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斌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党建引领,树立“精品立省、改革引领、服务提质、融合增效”工作思路,心无旁骛、狠抓落实,努力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受访者供图

坚持精品立省

以更高标准推动“出精品、出人才、出活力”

南方日报:省党代会提出,要铸就广东文艺新高峰,实施文艺精品创作扶持计划,打造更多彰显中国精神、时代气象、岭南风韵的扛鼎之作。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哪些落实举措?

李斌:落实省党代会精神,我们要树立“精品立省”的理念,不断推动“出精品、出人才、出活力”,把提高质量作为生命线,坚持以作品论英雄,创作生产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一是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展演。以创作为核心,创新实施“复排演出经典剧节目、推广演出当红流行剧节目、创排演出新创剧节目”的“三线并进”艺术生产模式。加强现实、爱国主义、重大革命和历史、大湾区等重大题材创作,重点创排粤剧《东江一泓水》、舞蹈诗剧《四时嫣红》、舞剧《万家灯火》等作品。

话剧《深海》。

话剧《深海》。

二是打造全国知名文艺品牌。以演出为中心环节,全力支持话剧《深海》参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精心办好广东省文艺院团演出季等品牌活动,逐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广东省艺术节、中国粤剧节、广东现当代流行艺术季、二沙岛户外音乐季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艺品牌。加大巡演、展演力度,支持省属剧团赴新疆、北京开展《红头巾》《白蛇传·情》《谯国夫人》等经典剧目演出。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

坚持改革引领

以更大力度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南方日报: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加强文化领域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促进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省文化和旅游厅有怎样的计划?

李斌:我们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落实《广东省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实施方案》,努力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一是推进文艺院团“一团一场”建设。实施“一团一策”“一团一场”建设,加快推进广东粤剧文化中心、广东人民艺术中心两个重大剧场项目,切实解决南方歌舞团、省话剧院两个文艺院团及其他省属院团的剧场需求问题,进一步放大重大文化设施的集聚联动效应;广东粤剧文化中心正争取年内立项动工。

二是创新文化文艺人才培育机制。建立文艺院团艺术总监、常驻指挥、首席演奏的人才培育机制,打造院团“全、精、尖”人才队伍,做到建制要全、节目要全、队伍要全,精益求精打造自有品牌,按照不为所有、当为所用的思路,以签约、合作等方式引进优秀艺术人才,壮大精尖人才队伍。结合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加强“筑巢引凤”力度,完善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保障与奖励机制,打造一批立场坚定、造诣深厚、影响广泛的文艺名家、领军人才。

三是完善财政资金保障体系。打破支出固化格局,推动建设项目储备资金、人才引进资金、政府购买资金三项保障体系,推动提前做好项目谋划、征集、储备等前期工作,构建该保必保、应省尽省、讲求绩效的资金安排机制。

坚持服务提质

以更实举措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南方日报:省文化和旅游厅未来有哪些举措,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李斌:我们要实施高品质文化供给工程,在服务品质、使用效率上下功夫,健全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是加快推进文化地标建设。做好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展陈设计等工作,推动省立中山图书馆改扩建工程、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项目抓紧建设,推动省博物馆、星海音乐厅改造提升。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如火如荼建设中。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如火如荼建设中。

二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使用效益。突出欠发达地区重大公共文化设施修缮提升,支持欠发达地区早期建成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修缮改造和功能提升。突出完善“岁修”工作制度,每年选取30-50个文保单位和古建筑进行修缮保护。

三是树立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打造“粤书吧”、“粤读越精彩”全民阅读、“非遗进校园”、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南粤鉴真”公益行、“乡村村晚”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和设施,加强文化惠民利民力度。

“粤书吧”遍及全省。

“粤书吧”遍及全省。

四是强化科技赋能文旅。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完善“粤省事”“文化在线”等数字化平台,持续推出“云学艺”“云逛展”“云视听”“云采购”等数字化文化服务产品,推进智慧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智慧博物馆等建设,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活力和效能,着力满足疫情形势下群众精神生活需要。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坚持融合增效

以更强担当推进传统与现代融合、文化和旅游融合

南方日报:省党代会提出,要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深入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全省文化旅游系统有哪些实施措施?

李斌:我们要坚持融合增效,既要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文化和旅游注入岭南特色、焕发时代光彩。

一是推进传统与现代融合。深入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手段、方式、平台相结合。强化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提升科技考古、公众考古水平,谋划建设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于一体的广东文物考古标本库。对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加强云浮郁南磨刀山遗址、清远英德青塘遗址、英德岩山寨遗址的考古发掘和保护利用工作,推进一批重大课题和文献研究,加快补齐完善岭南考古学文化谱系。推动非遗馆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非遗传承体验示范馆,做强粤剧等岭南戏曲、岭南美术、广东音乐等特色品牌。实施广东省“一十百千”博物馆发展计划,指导广东省博物馆、“南海I号”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馆培育争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

云浮磨刀山遗址。

云浮磨刀山遗址。

二是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点线面发力,推进文保入游、文博入游、非遗入游,打造一批文旅融合的特色产品,将更多文化资源纳入旅游线路、融入景区景点,不断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加快建设大湾区文化圈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出台贯彻《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方案》的实施措施,加强三地在公共文化服务、青少年文化培育、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深入实施对外传播工程,在服务国家对外大局中展现广东担当、广东作为。

潮州古城成为网红打卡地。

潮州古城成为网红打卡地。

路线图

积极实施主旋律弘扬工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保护利用好中共三大会址、红宫红场、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中央红色交通线广东段等红色资源。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合举办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节,办好广东省艺术院团演出季等活动,组织话剧《深海》国内巡演,营造团结奋进、自强自信、国泰民安的浓厚氛围。

着力推进高品质文化供给工程。实施文艺精品创作扶持计划,打造更多彰显中国精神、时代气象、岭南风韵的精品力作。推进区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建设,拓展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夜间开放,把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粤剧文化中心、人民艺术中心等打造成为文化新地标,不断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文化企业和文化消费模式,打造数字文化引领地、文化创意新高地、文旅融合示范地。

深入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强化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建立全省“一盘棋”保护体系,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考古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树名木等做到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分级分类建立管理保护制度。统筹好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更多采用“绣花”功夫进行微改造,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着力开展对外传播工程。不断完善粤港澳文化旅游合作机制,打造一批具有广东特色、国际水准、世界影响的文化和旅游交流品牌,进一步拓展国际传播交流平台。开展“广东故事世界行”文化交流,依托深圳文博会、广州文交会等平台,培育各类外向型文化市场主体,不断拓展文化产品海外覆盖面和影响力。


【记者】李培 杨逸 周人果

编辑 张会玲 李杰伦
校对 潘俊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