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数字人民币助力普惠金融服务行稳致远

南方日报

文 | 张晓琴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湾区”,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便捷流动;突出创新驱动、示范带动,增强服务全省全域的现代金融等功能。随着数字人民币在深圳、广州等城市试点,积极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切实助力普惠金融服务发展,成为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落实省委部署的重要举措。

作为由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自带价值特征和无限法偿性。实时清结算和非营利性定位使数字人民币天然适用于普惠金融服务。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广州地区7家参与试点金融机构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02.5万个,对公钱包19.5万个,流通(转账、交易)业务336.3万笔,金额4.9亿元,落地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8.5万个。与此同时,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在各地不断提速,普惠性愈发体现。在推动数字人民币普及,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上,我们要聚焦热点、直击痛点、疏通堵点,进一步打造以数字人民币为中心的普惠金融生态体系。

聚焦热点,提升数字人民币金融服务普惠性和可得性

数字人民币可以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痛点”,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目前,数字人民币在助企纾困场景中不断创新。6月7日,农行苏州太仓分行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向太仓市某公司发放普惠贷款150万元,为全国首笔由银行发放的数字人民币普惠贷款,实现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上的首创性突破,将数字人民币在普惠金融应用场景上推进到一个新台阶。数字人民币重塑资金使用模式,可以精准发放政策扶持资金,用以扶持中小微企业和帮助困难市民;交易的后台大数据库可以为小微企业精准定位企业融资渠道和放款意愿,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数字人民币有利于缓解“数字鸿沟”,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首先,数字人民币有利于简化偏远地区贷款审批、理财产品购买等金融服务流程,数字化的抵押贷款申请流程可以在云端以自动化的方式建立和处理。其次,数字人民币的账户松耦合设计,可方便偏远地区民众在不持有传统银行账户的情况下开设和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享受基础金融服务,使公众配置金融资源更加公平。第三,数字人民币的双离线功能使收付双方终端在离线的状态下仍然能够完成支付,有助于数字人民币在网络不发达的偏远地区使用,还可以解决老年人、残障人士的操作难题,进一步提高全国的金融服务覆盖率。

直击痛点,正视数字人民币助推普惠金融服务的难推广和高门槛

尽管目前我国财政资金的大额数字人民币红包补贴为数字人民币沉淀了基本用户群体,但我国数字人民币从试点走向大规模普及还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首先,技术层面上,数字人民币设计思路和技术随着普及规模变大需要不断更新,否则难以保障交易过程中的安全性及支付效率。其次,用户运营层面上,目前尚未形成良好的数字人民币使用习惯,需要激励、培养用户支付习惯,提升用户留存率。第三,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软件已覆盖线上各个场景,对于数字人民币的推广也形成很大竞争。

数字人民币参与普惠金融的市场进入门槛高,农村金融机构对接数字人民币存在困难。首先,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实力不足,创新能力有限。大部分农村地区传统金融机构接入数字人民币端口面临资金成本高、数字足迹缺乏和信息孤岛等问题。其次,农村信用体系与征信体系建设滞后。在金融生态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数字人民币支付在农产品期货套期保值交易中无法得到足够的应用,融资租赁、保理、直接融资等金融业态融入农村数字人民币普惠的模式和渠道仍存在困难。并且,现阶段各种保险服务如何利用数字人民币发挥农业风险分散功能仍没有清晰的路径,数字人民币在农村推广落地面临诸多挑战。

疏通堵点,打造以数字人民币为中心的普惠金融生态体系

首先,借助数字人民币技术优势,完善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政府可根据数字人民币的使用特征对普惠群体进行异质信息获取、征信画像构建、信用风险评价,完善普惠金融数据指标体系以及建立偏远地区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聚焦小微企业、农户、贫困人口等普惠金融服务实践痛点进行全面创新,进一步优化个人增信方式、风险分担机制、抵押担保条件、支付结算程序,最大限度改善下沉客群的金融健康状况。

其次,加强构建数字人民币监管体系,降低普惠金融的风险。可利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特性构建普惠金融智能监管体系,加强对普惠金融安全的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通过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特性,建立后台数据库,构建数字人民币人工智能算法+知识图谱关联分析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大数据风控平台,为准确评估小微企业的潜在风险提供有效的业务抓手和决策辅助,帮助其实现目标客户的精准识别、精细管理、精确服务,降低服务门槛和服务成本。

最后,构建数字人民币“普惠保险机制”,突破数字人民币应用的局限性。在农业受灾的理赔中,借助数字人民币支付即结算的优势,避免理赔款中途被挪用,实现理赔款实时支付。通过智能合约发放定向消费的数字人民币,控制理赔款用于定向购买农机农具,实现专款专用。在养老服务领域,发挥数字人民币可编程可追踪、交易无成本的优势,实现财政补贴快速直接到医院到病患,提升医疗资源的精准投入率。在医疗保险理赔中,保险公司、医疗机构与用户建立保险数字智能合约,核赔通过后,理赔金或政府补贴可自动打入医疗机构或用户的数字人民币账户,实现医疗保险的快速理赔,解决用户看病垫款及理赔周期长的问题。

作者系广东财经大学广东数字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吴昂霖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