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结合“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主题学习实践活动,荔湾区委老干部局擦亮“康悦传唱荔枝红”文化品牌,把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草画引入老年大学课堂,开展系列的通草画创作宣传活动。
老同志们创作了“大美荔湾”系列通草画,通过“春华”“夏花”“秋实”“冬韵”四个篇章,用非遗技法展现老城市新活力发展道路上的荔湾魅力。
何谓通草画?
通草画是指画在通草纸上的水彩画,全称叫通草纸水彩画。通草纸是古代广州画人作画时常用的纸。通草纸虽小,却非常适合水彩画运色着墨的需要,当水彩运用到质感丰富的通草纸上时,经过光的折射,能够呈现斑斓缤纷的效果,更可媲美漆器或刺绣,因此很受画师喜爱。
通草画始于清末民初广州十三行通商时期,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纽带而畅销海外。
作者简介:
黄锐才,中国工笔画学会白描艺委会副秘书长;广州粤港澳书画院副院长;广州市国画协会副会长;广州市荔湾区美术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获中国美术家书法家联谊会特别金奖,荣获“中国书画百杰”荣誉称号。
潘燕芬,卢兰芳,张桂英,胡燕婷等,广州市荔湾区退休干部。
通草画《荔枝湾》
古时称为“西溪”,这条溪流的源头在北江,从今西郊游泳场入口,蜿蜒流过西关,经黄沙而出珠江。闲时撑一尾小船,去感受“一湾春水绿,两岸荔枝红”。沿荔枝湾涌而过,时有村落,环植美木,多生香草,榕楠接叶,荔枝成荫。
01
春华篇
1月 通草画 《聚龙遗韵》
小寒 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换年芳。
据说聚龙村是一个有14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一排排整齐的青砖大屋,墙脚用整块麻石砌成,窗楣的灰雕绘有富贵吉祥图案,因年代久远退去了色彩,但却更添古朴的风雅。其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和较高的历史价值,被列为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在繁华的现代都市里仍然完好保存的古韵之地,尤显珍贵。
2月 通草画 《活力十三行》
立春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在“一口通商”时期,“十三行”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成为“天子南库”。通商贸易使最初的贸易货栈发展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向世界各地传播着东方的文明。2017年,广州市政府对十三行地区进行改造,重现百年前具有“欧陆风情”的十三行。
3月 通草画 《沙面风情》
惊蛰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沙面见证了广州近代史的变迁,留下了不少伟人的足迹。沙面岛上欧陆风情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露天建筑“博物馆”,引来无数游客探寻与驻足,走马观花、浮光掠影间,仿佛置身历史长河 。
02
夏花篇
4月 通草画 《上下九印象》
清明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闻名遐迩的上下九商业街位于老城区西关,东起上下九路,西至第十甫西,横贯宝华路、文昌路。荟萃了岭南文化中的老西关美食文化、岭南饮食文化和岭南民俗风情。上下九步行街的标志性建筑是连绵千米的骑楼街,一到晚上,在黑夜和霓虹灯衬托下,让人既能感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和活力,又能领略到传统岭南民俗文化的独特韵味。
5月 通草画 《璀璨粤博》
立夏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粤剧艺术博物馆由岭南园林风格的仿古建筑群组成,建筑总体布局沿十字轴骨架排布,环绕中心晚沙湖错落分布六组院落空间,设有“红豆飘香——粤剧的艺术特色”“红船溢彩——粤剧的机构与队伍”等展览,向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展示粤剧的无限魅力。
6月 通草画 《珠水融圆》
芒种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
广州圆大厦的设计理念和灵感来自圆形玉璧,蕴含着“天为圆周地为径”的寓意。这栋内方外圆的大楼外部金色玻璃幕墙白天闪闪发光,夜幕之下倒映在珠江边,交相辉映,象征着大展宏图、美满团圆,和谐统一,融合广东和意大利的建筑特色,中西贯通。
03
秋实篇
7月 通草画 《古祠流芳》
小暑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陈家祠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广府传统建筑之一,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以装饰精巧、堂皇富丽而著称于世,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
8月 通草画 《永庆记忆》
立秋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风。
永庆坊(广州)位于广州市最美骑楼街 ——荔湾区恩宁路,东连上下九地标商业街,南衔沙面,是极具广州都市人文底蕴的西关旧址地域。永庆坊是广州市致力打造的、具有历史文化传承和当代都市生活融合的、中国新时期城市有机更新的标杆,成为广州的城市记忆,广州人的乡愁寄托。
9月 通草画 《谢祠韵味》
白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谢家祠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祠堂颇重装饰,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精美绝伦。如今,谢家祠已成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4
冬韵篇
10月 通草画 《天鹅迎宾》
寒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广州白天鹅宾馆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宾馆,其设计继承了中国传统园林与岭南传统园林设计的精华,中庭以壁山瀑布为主景的焦点,形成别有洞天的岭南风情,用中华之美迎接各国宾客。
11月 通草画 《鹅潭夜月》
立冬 天水清想入,秋冬气始交。
环绕广州荔湾区沙面岛的珠江河面,是珠江三段河道的交汇处,河面宽阔浩渺,烟波荡漾,风景秀丽怡人。入夜,江上渔火闪闪,绿瓦亭与鹅潭酒舫灯火通明,明月悬空,景色迷人美丽。这一特定景色构成的画面,成为1963年羊城八景之一 ——鹅潭夜月。
12月 通草画 《双桥烟雨》
大雪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双桥是指西郊泮塘附近的珠江大桥。珠江大桥因跨越珠江而得名。它横跨在泮塘、大坦沙滘之间的珠江东西两支流上,分成东桥和西桥,故称为双桥。这里是广州通往广州西边和南面的重要交通要道,旧时人们过桥,靠的是一叶扁舟。而今,双桥已架,珠江两岸畅行无阻。
【来源 荔湾区委老干部局】
【编辑 邓菲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