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埠】入伏首日:冬病夏治“三伏贴”受市民热捧!医生提醒需要注意这些

健康汕头
+订阅

7月16日是“三伏天”的头伏首日,市区各大医院的“三伏贴”现场都有群众前往贴敷治疗,其中,除了一些老年人外,还有不少是中年人。医生也就此提醒,三伏天虽是贴治冬病最好的时候,但三伏贴并非人人适合,尤其不建议市民网购在家自行贴敷。

在市中医医院位于新兴路的西院区,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正在有序排队等候穴位贴敷。“今年初伏为7月16日,中伏为7月26日,末伏为8月15日,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最炎热,四时阳气最盛的时段。根据中医‘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观点,此时是使用温热药物补益阳气、驱逐寒邪的最佳时期。”,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林卓鹏副主任医师介绍道。林医生称,三伏贴敷疗法也称天灸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之一,通过选取性味温热的中药,在三伏特定的时间敷贴于人体穴位,起到调节脏腑经络、防病治病作用。

据了解,“三伏贴”可适应于像过敏性鼻炎、哮喘缓解期、体虚易感冒者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也可治疗虚寒性胃病、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等骨关节疾病等。林卓鹏介绍,前往就诊的市民除了以老慢支、哮喘为主的老年人外,还有不少是坐办公室吹空调少运动的年轻人,他们多以患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过敏性疾病为主。

此外,“三伏贴”也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进行穴位贴敷。有严重心脏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或是肺炎及感染性疾病急性发作期、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等,以及瘢痕体质、易过敏体质者和近3天来(包括当天)有发热、干咳者等都不宜敷贴。医生提醒市民,敷贴期间,忌食生冷、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少食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忌食海鲜、鱼、虾等易致敏食物。贴药当日勿洗冷水澡,勿进行游泳等剧烈运动。成人每次贴敷时间为0.5小时,小儿酌减。若局部皮肤瘙痒或起水疱,应注意保护创面,避免感染,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处理

来源:汕头橄榄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