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都热冒烟了?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杀到!高温天气还要持续到……

广东禁毒
+订阅

连日来,

持续开启“暴晒”模式的广东

走在路上的感觉

只有这个字可以形容

↓↓

҉҉҈热҉҉҈热҉҉҈热҉҉҈热҉҉҈热҉҉҈热҉҉҈热҉҉҈热҉҉҈

据@广东天气消息

7月14日20时到7月15日16时

连州最高温达37℃

其实最热的还不是广东

国内有的城市气温高达

40℃以上

中央气象台15日6时

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6月1日至7月12日

全国共有71个国家级气象站的

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树热冒烟、生虾热熟……

多地热出新高度

这个高温天气

究竟离谱到什么程度?

有网友调侃道:

“现在的高温

已经到了让大家忍无可忍的地步”

它不但“沸腾”了树

浙江杭州一棵大树树干中冒出浓烟。上城区消防大队回应,温度过高,把树晒冒烟了。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晒化了屋顶

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屋顶沥青层因高温变化,导致瓦片脱落。图片来源:齐鲁壹点

还烫熟了虾

有杭州的网友发文称,从菜场买的虾,拎到家熟了三只。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

加长版“三伏天”今日开启

在多地持续高温下

“火中送炭”的是

今天

加长版“三伏天”正式开启

2022年的“三伏天”一共40天

广东的夏日“焖煮模式”开始了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每年三伏天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今年的三伏从7月16日开始,8月24日结束。

广东天气具体预报:

据@广东天气消息,未来几天,带状副高,逐日西伸,反反复复的热,有雨也是阵雨为主,下完就是反反复复的蒸煮。

广东省大部炎热天气维持,有较大范围的35℃~36℃,部分市县可达37℃的高温天气,但受逐渐加大的偏南气流影响,各地的阵性局地雷雨趋频繁,局部雨势较大并伴有雷电。具体预报:

16日,粤北市县晴到多云,局地有短时(雷)阵雨,其余市县多云间晴,有(雷)阵雨,局部大雨或暴雨。最高气温:南部沿海市县31℃~34℃,其余市县34℃~36℃,部分市县可达37℃。

17日-18日,粤北多云到晴,有雷阵雨,局部大雨或暴雨,其余市县晴间多云,有分散雷阵雨。最高气温:南部沿海市县31℃~34℃,其余市县34℃~36℃,部分市县可达37℃。

19日-21日,全省晴到多云天气为主,午后有分散(局部)雷阵雨,大部市县有35℃~37℃高温。

死亡率高达80%!

天气炎热,这个病要警惕

高温闷热的夏天

人们经常会说“热死人了”

有时候

这并非一句玩笑话

近日,其他省份有多人确诊热射病

甚至已有热射病致死病例

什么是热射病?

与一般中暑有什么区别?

↓↓↓

Q

什么是热射病?

A: 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惊厥、昏迷等)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急性热致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Q

热射病有什么危害?

A: 热射病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肌肉组织、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等全身性问题,极易引发多器官衰竭。

医生介绍,热射病的死亡率能达到70%-80%。主要表现是体温高,一般核心温度都会超过40℃,同时会出现意识不清、晕厥、幻觉、甚至抽搐。

Q

哪些人群容易出现热射病?

A: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经典型热射病。

劳力型热射病主要多见于既往健康的年轻人,如夏季剧烈运动的青年人,在夏季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

经典型热射病常见于体温调节能力不足者,如年老体弱者、儿童、孕妇,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以及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者,如环卫工人、交警、封闭车厢中的儿童等。

Q

如果发生热射病应如何紧急救助?

A:第一时间脱离高温环境,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

用冷水反复擦拭皮肤物理降温,或者冰敷腋下。

补充水分,以盐水最佳。患者有意识的话,可以直接给他喝冰水,慢慢小口喝完200-300毫升的冰水。

持续监测体温。若持续高温应马上送至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Q

怎么预防热射病?

A:避免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预防热射病,重点是要避免待在密闭的高温环境里,尤其是老人、小孩、体弱多病者,散热功能比较差,要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

户外工作人员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医生提醒,不能光喝白开水或者矿泉水,要喝淡盐水或者功能饮料,以免电解质紊乱。

一旦有头晕或者心慌、出汗特别多等症状,就要警惕中暑,必须马上离开高热环境,同时可以小口喝冰水,这个是很好的降温措施,200-300毫升的冰水小口慢慢喝,有助于降低体温。

中药可帮助清热解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菊花、金银花、荷叶、薄荷、藿香和广藿香等都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重症中暑的发生,也可以在发病的第一时间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来源:广东天气、广州日报、南方日报、人民日报

精彩视频展播

NO!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