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浏览网页的时候看到有家长提问:
孩子刚上二年级就近视了,怎么办?
其实,现在近视的孩子还真不少......
一年级新生近视率达14.3%
(来源:freepik,Eye chart photo created by xb100)
据报道:2020年,我国青少年和儿童的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高中生的近视率高达80%。
即使是刚刚踏入学堂的6岁儿童,近视率也为14.3%,年幼化发展趋势明显。
咋的?还没让他努力学习呢,眼睛就不行了???(老母亲哭晕在厕所~)
不就是近视嘛,有必要这么担心吗?
有的人觉得近视是件小事,大不了戴个眼镜。这种想法可要不得。
单纯的轻度近视确实不属于疾病的范畴,但是当近视度数高,出现眼底病理性改变时,就属于疾病范畴了。
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尤其>600度),眼轴不断被拉长,导致眼底组织变薄,出现视网膜出血、脱落等病理性改变,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近视是不可治愈的
你知道吗?近视是不能治愈的。因为眼轴一旦增长就不能缩短了。
有人可能会问,做了角膜激光近视手术,近视不是被治愈了吗?
其实角膜激光手术是用电脑精确控制的激光束对角膜进行切削,从而形成一个“凹透镜”,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但角膜激光术后,眼底的结构并未改变。
尤其是高度近视者,由于眼轴拉长多伴有眼底的病变。角膜激光术后,虽然视力提高了,但这些眼底病理性改变依然存在,并没有被治愈。
友情提醒
高度近视(>600度)和病理性近视者,应每3~6个月到医院做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并长期随访。
近视是可以预防的
近视不可治愈,但可防。有一种方法可以预防近视,非常简单且有效。
每天户外运动2小时
有一项对571名7~11岁学生的研究:
对一组学生实行干预,在课间关掉教室灯光,清空教室,鼓励学生到户外活动。
另一组作为对照,不做任何干涉。
经过1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课间到户外活动的孩子和不做任何干涉的孩子,近视新检出率分别为8.41%和17.65%,可见课间户外活动对预防近视的发生有明显的作用。
这是为什么呢?这跟户外的光照有关系。
户外光照强度高
↓
视网膜照明增加
↓
多巴胺释放增加
↓
抑制了眼轴增长
↓
起到预防近视的效果
另外,户外活动还可以减缓近视度数的加深哟。
如何保证每天足够时长的户外活动?
(来源:freepik,Kids clipart vector created by brgfx )
1.增加校外户外活动。
在家时,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要在1小时以上。
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体育家庭作业。
在家长陪同下多参加户外活动,如室外篮球、足球、羽毛球、放风筝等,增加在阳光下活动的时间,既能锻炼身体,又有益于视力健康。
2.加强校内阳光体育课锻炼。
在校时每天应保证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
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体育课和大课间体育活动。
课间应走出教室远眺,到操场或能充分接触自然光的走廊活动。
每周参加3次以上的中等强度体育活动。
至少培养一项室外运动爱好,如打球、跑步、跳绳、踢足球等,并坚持锻炼。
友情提醒
户外活动的要求是阳光和自然光能无阻隔地直接照射身体,因此户外活动须在白天进行。
中午时分阳光强烈,不适宜进行户外活动。一般应在下午3点之后,或在比较舒适的树荫下活动。
同时户外活动应做好紫外线防护措施,如戴帽子、涂防晒霜等。
户外活动是非常有效、完全免费的近视防控方法,关键在于家长和学校要给儿童安排足够的户外活动机会,达到预防近视发生发展的效果。
*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