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推荐|海港星夜,跨越山海,看所有的人世之间

南方新闻网
+订阅

又到周末

南方君整理了近期艺文内容

精彩内容快来看

话剧《人世间》

舞蹈剧《十面埋伏》

大美不言——张洪亮海港写生精品展

“吉金春秋” 青铜器主题展

《追寻生命史》

……

演出

话剧《人世间》

《人世间》形象而直观地展示了近50年来中国的百姓生活和时代发展,从城市到乡村,从东北冰雪之乡到西南广袤大地,从平民百姓到官员、民工、职员等社会百态分工,弥足珍贵地还原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和普通百姓的心路历程,将真正属于人世间的烟火气息贯穿舞台。

时间:2022年7月23日、7月24日19:30

地点:广州大剧院 歌剧厅

魔术剧《美术馆奇妙夜·星夜》

法国艺术启蒙魔术剧《美术馆奇妙夜·星夜》致力于打造“沉浸式美术馆奇妙之旅”,以生动的魔术和世界名画碰撞出独具特色的艺术火花。在现场钢琴伴奏的世界名曲中,一幅幅名画讲述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带领亲子一起走进艺术的世界,感受多方位的艺术熏陶,给孩子一场生动奇幻的艺术启蒙,留下温情亲子时光的印记。

时间:2022年7月23日10:30、15:30

地点:广东艺术剧院

杨丽萍作品《十面埋伏》

杨丽萍舞蹈作品《十面埋伏》以中国文化为主调,融合行为、装置及传统戏剧等综合艺术语言,呈现极致东方美学,是从国际视野出发的又一全新概念的舞台实验作品,给观众带来万把剪刀、剪纸皮影、男旦虞姬、炽焰悬疑的视觉冲击。

时间:2022年7月20日、7月21日19:30

地点:佛山大剧院 大剧场

展览

《大美不言》 张洪亮海港写生精品展

画家张洪亮出生于阳江海边小镇,从小接受艺术熏陶。其水彩和油画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展览奖项,是学院派名家。他对大海一往情深,几十年来对表现海港主题情有独钟,用饱含深情的画笔描绘海港美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

时间:2022年6月29日至7月29日9:00-18:00

地点:广州·珠江美术馆

脚踏何地第二回:《水墨之光》 蔡广斌、武艺、魏青吉作品展

展览以三位艺术家的探索和实践作为个案,呈现水墨媒介的创造性应用与日常经验以及当代视觉语言之间启示我们的地方。蔡广斌、武艺、魏青吉三位艺术家作品,无论图像还是观念都与自身和日常经验有关,那些貌似信手拈来的日常片段,其实都是凝练沉思选择过的面貌,不追逐,不跟随,却有更加坚韧的内在性力量。

时间:2022年6月25日至10月9日

地点:广州·尚榕美术馆

《岭南艺象》 2022新时代美术创作作品展

展览分为建设新时代、美好新生活、秀美新河山三个部分。东莞题材作品成为本次创作展览的亮点之一。就作品数量而言,该题材占据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就表现内容而言,从古代遗产、民风民俗、革命历史,到当代各式各样的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该题材在美术家的笔下都得到了不同层面的广泛反映。

时间:2022年6月26日至8月2日

地点:东莞·岭南美术馆

《日新月异》 武汉美术馆藏工业版画作品展

展览由武汉美术馆、莞城美术馆共同主办,共展出武汉美术馆藏工业版画精品50件/组,展览结合文献、影像的呈现,梳理武汉近现代工业和工业版画的发展脉络,发掘工业版画作品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生动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汉工业建设的艰辛历程、辉煌历史和建设成就,是武汉城市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艺术见证。

时间:2022年7月2日至8月18日

地点:东莞·莞城美术馆一楼展厅

《吉金春秋》 深圳博物馆钢器展

“吉金春秋”展览所展示的文物,堪称深圳博物馆历年保藏积累之精华。按照时代及用途分别陈列,包括礼乐器、兵器、铜镜、货币、造像、仿古铜器等,展现了中国几千年来社会的变迁、审美情趣的转移,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工艺技术以及社会思想。

时间:长期,10:00-18:00,每周一闭馆(公众假期除外)

地点: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10号铜器展厅

《印迹风华》 东莞潮州篆刻艺术展

早在清代时,广东篆刻已初成规模,其形成的“可园印人”和“岭东印人”影响至今。东莞、潮州两座城市更是研学历史悠久,篆刻底蕴深厚,人文荟萃,均涌现众多篆刻名家。本次展览展出邓尔雅、容庚、佃介眉等16位莞、潮代表性艺术家的近200件篆刻作品和少量书法作品,以风格多样、富有时代风貌的艺术精品传承城市文脉、彰显文化自信,助力城市文化建设,共同展望美好未来。

时间:2022年7月2日至8月14日

地点:东莞·莞城美术馆二楼展厅

阅读

《结社的艺术》——张艺曦

过去关于文人社集的研究,多偏重在晚明的江南。本书全面地处理了明清时期各个地区诗社、文社及以科举为主但扩及经义诠释的制艺文社,并将探讨的区域从中国扩及日本与越南,改写了过去对16—18世纪东亚学术思想史的理解。书中结合文、史等不同领域的学者,研究明清士人各类社集活动,围绕社集与城市空间、地方家族、身份/阶层等,从社会、宗族、空间、文学、思想、医学等多元面向进行探究,呈现明清士人日常生活与学术活动的多元性,以及社群网络间复杂的关系。

《云中锦》——陆春祥

书中包含九位名记作家的九篇传世之作,九篇传记展示了九段轶闻,还原了历史上著名笔记作品的幕后故事。书中的九位名记作家和他们的传世之作分别是段成式、沈括、叶梦得、洪迈、周密、陶宗仪、刘伯温、李渔、袁枚,《酉阳杂俎》《梦溪笔谈》《避暑录话》《夷坚志》《武林旧事》《南村辍耕录》《郁离子》《闲情偶寄》《子不语》。

《追寻生命史》——余新忠

“生命史学”是关注生命的史学,在作者余新忠看来,“生命史学”并不只是医学史或医疗史的代名词,而且也绝不仅限于医史,不过也毫无疑问,医史是“生命史学”最为重要的实践领域之一。“生命史学”的核心是要在历史研究中引入生命意识,让其回到人间,聚焦健康。

《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王先明

在新时期史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的背景下,本书作者王先明反思注意到,社会史、文化史研究日渐聚焦于日常生活和个人体验,却刻意回避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运动的关注;日渐深入解析群体生活的样态风情,而无视精英或社会运动领袖的行为与选择。本书是作者近年社会文化史研究的集结,聚焦社会史研究的方法与未来,政策得失与观念演进,阶层变迁与社会记忆,制度变革与空间改造,推陈出新,史料丰硕,为读者理解近代中国社会提供了敏锐的视角。

近期广东多地

出现新冠疫情确诊病例

各位市民记得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祝大家周末愉快~

来源:南方网

编辑:韩啦啦、苏惠琳(实习生)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