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灶中学优秀学子分享经验:回归基础、补强短板、劳逸结合

佛山大课堂
+订阅

中考成绩出来后,佛山市南海区丹灶中学初三学生黄建华、叶建熙和崔曼琪都不约而同地找到班主任或学科老师,聊起心得。

在分享学习和考试经验中,黄建华认为学习时间合理安排,注重劳逸结合是取胜的关键。叶建熙临近中考状态出现起伏,但他及时调整心态,再有针对性去查漏补缺,实现强势反弹。自认长板不长、短板不明显的崔曼琪,在中考前几次模考成绩一直往下掉,她选择回归基础,重点补强短板,并培养形成一套自己的做题模式,最后在中考实现了超常发挥。

此外,上述三位优秀学子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初中三年,母校的办学理念对个人帮助很大。秉持“育维新文化,办有为教育” 办学理念的丹灶中学,注重在自新、常新、全新的教育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淀学生的深厚底蕴,树立学生的远大目标,搭建学生的方法体系, 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有志愿为、有识能为、有道善为的有为人才。

每天积累一点就可以提高很多

在日常的时间利用上,黄建华有一套自己的心得。比较集中的时间段,他会重点突破需要深度思考的学科,如语文、数学、物理和化学,相对零碎的时间则会用在英语、道法、历史等注重背记的学科上。“像平时课间或者午睡、晚休前的时间,其实充分利用起来,每天积累一点就可以提高很多。”他说。

黄建华。林洛峰 摄

黄建华。林洛峰 摄

黄建华还强调劳逸结合的重要性。他说,在初三阶段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个人状态肯定会有起伏,所以忙于课业之余,他每天都会注意抽出一点时间,去打球、跑步进行放松。即便是周末也没必要一直在家拼命学习,可以多出去走动,或者听听音乐、看看书。

这次语文考试有点超常发挥,黄建华就认为与他平时多收看各大新闻媒体有关,课外放送之余也注意收集各类观点、素材进行积累,作文写作自然就水到渠成。

此外,“双减”第一年中考试卷相对简单的情况下,黄建华认为还是要端正学习态度,摒弃侥幸心理,始终认真学习,认真复习备考,认真审题答题,体现出良好的学习和答题习惯。

先稳住基础再查漏补缺

与黄建华的整体稳定发挥不同,叶建熙来在初三最后一个学期有些跌宕起伏,原本处于第一梯队的他,两次模拟考试下来出现掉队迹象。随着中考越来越临近,心理上也出现了一些波动。

叶建熙。林洛峰 摄叶建熙。林洛峰 摄

叶建熙。林洛峰 摄

“这种情况下,首先要调整好心态。”叶建熙说,在那个起伏阶段,他找到老师、朋友和家长进行倾诉,或是投入到个人爱好中宣泄一下情绪,努力让自己的心理状态平复,然后再努力维持一个比较好的状态。

其次,叶建熙也会合理优化时间分配,该休息就好好休息,该学习的时候就尽全力去查漏补缺,完善自己。

“后期时间是越来越紧了,一般是先确定自己是不是能够把基础保住,然后再去针对某一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查漏补缺。”叶建熙说,当时他评估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主要是政治、历史两科文科的重点难点出问题,于是他一边加强背记,一边在做完题目后注意与参考答案对照学习,培养和提升自己对文章材料的理解能力。

最后考试结果出来后,叶建熙的文科成绩比他此前的模考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要培养形成一套自己的做题模式

在崔曼琪看来,自己的初中三年中规中矩,比较平稳。但到了最后几次模拟考试,她的成绩却一直往下掉。随着中考临近,她多少有点乱了阵脚。还好在老师的指导和个人努力调整下,她慢慢从分析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崔曼琪。林洛峰 摄

崔曼琪。林洛峰 摄

“通过对这几次模拟考进行分析,我发现考试还是跟心态有很大的关系。”崔曼琪说,自己在文理科上没有长板,也没有太明显的短板,但就是每次考试都有几个学科发挥不好。于是她一方面尽量回归到课本,回归到基础,保证基础题的正确率,另一方面开始寻找并明确每一科的短板是什么,再重点发力补强短板。在平时做题过程中,她还注意慢慢培养形成一套自己的做题模式。

“如果没有自己的固定做题模式,很容易在考场上慌张,乱了阵脚之后,答题时间分配也不行,有粗心大意的情况,再下去就不好调整了。”她说,得益于后期及时分析、调整,形成一套自己的答题规律,虽然她在这次中考语文、数学考试中遇到难点,但都没有慌张,及时跳过难题,到最后成绩出来,结果让她自己都觉得是超常发挥了。

【南方日报记者】林洛峰

编辑 黄逸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