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江,汕头市法律援助处主任,法律援助专职律师,从2009年9月至今,一直扎根于法律援助工作一线服务困难群众。先后3次荣获个人三等功,2017年11月被评为广东省第三届全省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1月被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11月被评为2020年上半年度“汕头好人”,2021年12月被评为2021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
热心、耐心、专业、严谨,是受援人对张庆江的一致评价。在市法律援助服务大厅,经常能看到张庆江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的身影。他耐心倾听来访人的诉说,舒缓他们激动的情绪,认真解答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专业法律意见,这是张庆江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我们的受援人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维护他们合法权益的‘救命稻草’。”张庆江说,“我总是想,只要我们再努力一点,也许就能挽救他们于困苦之中。”秉承着这样的信念,张庆江已然在法律援助工作岗位上工作了13年。13年来,张庆江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5000多人次,办理法援案件400多件,帮助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超1000万元,这些数字记录了张庆江的法援工作,也承载着汕头一代法援人不忘初心、为民服务的使命。
执业为民,用心用情维护受援人合法权益
“我爸的案子已经结案,案款已全额拿到,非常感谢你给过我们的帮助,如果没有你们汕头法律援助处的帮助,我们的案子可能会不了了之,我们农民工的权益也不懂怎样维护和争取。”2020年12月15日,张庆江收到了受援人蒙某的儿子发来的感谢短信,以表达他对张庆江帮助其父亲追索工伤赔偿款的谢意。2019年6月6日,从广西来汕务工的蒙某在濠江区某工地工作时不慎从高处跌落致残。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相关负责人一直对蒙某避而不见,蒙某向有关部门反映,也一直未能得到解决。无奈之下蒙某向市法律援助处申请法律援助。市法援处依法为蒙某开通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并指派张庆江律师为他提供援助。在张庆江的帮助下,2020年12月11日,蒙先生终于领到用人单位所支付的13多万元工伤赔偿款。
“看到受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时,我都为自己是一名法援人而感到自豪。能得到受援人的充分肯定,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法律援助工作者的使命感。我会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理念,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更多的受援助人争取其合法权益”,张庆江说。
2020年1月,受援人李女士的女儿曾某在骑自行车前往单位上班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死亡,李女士一家悲痛欲绝。因与曾某所在单位在事故责任划分和赔偿问题上产生纠纷,李女士申请了法律援助。2021年2月初临近春节的时候,张庆江和市劳动仲裁院的仲裁员不辞辛苦,先后三次组织李女士和用人单位进行现场调解。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双方当事人从一开始见面就吵架,到慢慢地能平静下来进行协商,最终就赔偿数额达成一致并签订了和解协议书。至此,该案得到圆满解决。受援人李女士特地向张庆江送来“维护公平 捍卫正义”的锦旗,以表达她的谢意!
尽职尽责,让法律援助惠及更多困难群众
作为市法律援助处负责人,张庆江带领全市法律援助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健全网络、降低门槛、优化服务等举措,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维权难问题,让法律援助惠及更多困难群众,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农民工朋友是我们汕头城市的建设者,降低农民工援助门槛,用心用情做好服务,就是为我们汕头的稳定和发展作贡献”,张庆江说。2021年,他组织市、区两级法律援助机构在同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安排律师在工作站值班,就近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最大限度将劳资纠纷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以法治化手段助力构建和谐稳定劳资关系。2021年汕头市法援机构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723件,位居粤东西北地级市前列,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2500万元。其中,为372名被拖欠劳动报酬的农民工追回薪酬709万元,持续推动汕头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法治化发展。
“今后走进汕头任一法律援助机构,都能实现无差别、一站式受理办结了!”近期前往汕头市各法律援助窗口的市民惊喜地发现,法援受理审批迎来新的变化。今年5月1日起,汕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法律援助受理审批一体化服务,让群众申请法律援助时,可以自主选择在汕头市任一法律援助机构办结所有申请事项,再也不用因为案件的管辖地不同,在各个法援机构之间来回奔跑。汕头法律援助全域受理审批一体化服务工作的开展,是张庆江带领全市法援工作者,主动求变、求实惠民的一次自我创新。
为实现精准服务基层困难群众,汕头法律援助处招募了150名执业律师,组建汕头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法律援助进村居、进企业、进工地等活动,在进城务工人员、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等重点服务群体中开展集中宣传和服务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精准法律援助服务。
来源:警务督导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