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万绿湖随风泛起万点金光,湖中岛屿错落有致、绿意融融。在今年“龙舟水”的浇灌下,万绿湖水位线已于7月3日上涨至110米,在连年干旱之后“满水复活”、重焕光彩。
万绿湖碧波荡漾 记者 冯晓铭 摄
河源,傍水而生;一湖绿水,更是河源的生态名片。河源水资源丰富且优质,万绿湖是华南地区第一大人工湖,库容达139亿立方米,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东江、韩江和北江穿境而过,还拥有广东第二大水库——枫树坝水库。
依托优质水资源、做好水经济文章,是河源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多年来,我市始终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推动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让绿水青山不断释放效益。去年,全市有2家水经济产业企业年产值超10亿元,水经济产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3.5亿元,同比增长16.7%。
01
守护“一湖清水”
坐拥“宝藏”水源,如何守护好河流水质、保护好水库安全?河源用长久的坚持和有力的行动作出了回答。
新丰江水库(万绿湖)承担着为东江中下游城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4000多万居民提供优质饮用水的重要使命,是重要的政治水、经济水、生命水。“新丰江水库一共布设了10个水质监控断面。每月上旬,采样人员会进行一次采样监测,以掌握水质情况。”东源县环境监测站负责人林红娜介绍道。
新丰江水库
为持续巩固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民生任务,有力有序开展水污染防治行动,多措并举深入打好碧水保优战,坚决守牢水环境安全底线。
——签发《关于打好碧水保优战的命令》,出台《河源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成立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专班工作组等,实行市考断面、重点支流水质季度排名制度,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印发实施《河源市新丰江水库及其主要支流水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方案(2021—2025年)》《河源市新丰江水库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积极推进新丰江流域水环境精准治理与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推动新丰江水库水质优上更优;
——严格落实污染源“‘三线一单’管控—规划与项目环评—排污许可证管理—环境监察与执法”的闭环管理机制,积极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
——持续深化生活污水治理,完成了市区城市建成区65平方公里内新增排水管网排查和检测,基本建立市区排水管网综合管理GIS系统;
——印发《河源市“十四五”国家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周边调查、水质达标或保持(改善)工作方案》,基本完成52.24万农村人口集中供水任务并实现水质全面达标;
——印发《河源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积极推进东江流域省内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工作,科学谋划和推动了一批东江水环境保护重点项目建设……
一条条刚性政策出台,一项项硬核举措落地,我市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提升: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Ⅰ类或Ⅱ类标准;新丰江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地表水Ⅰ类,东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地表水Ⅰ-Ⅱ类……累累硕果,皆是河源悉心守护绿水青山的最好证明。
02
发展百亿产业
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水经济产业发展势头愈发迅猛。市第八次党代会吹响了“加快培育百亿级水经济产业”的号角,河源的水资源优势正不断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去年,全市有2家水经济产业企业年产值超10亿元,水经济产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3.5亿元,同比增长16.7%。
“河源的水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我们是奔着河源优质水资源来的,只有优质的水资源才能做出高端的产品。”在河源水经济产业园建设启动仪式上,今麦郎饮品(河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嵩阳对河源优质水资源赞不绝口。
持同样观点并选择河源开疆拓土的,还有华润怡宝、农夫山泉等知名水企。2021年10月,继农夫山泉广东第一、第二生产基地落户河源之后,农夫山泉广东第三生产基地项目又落户河源。同年11月,河源市水产业规划发展与水经济产业园建设发布会举行,水产业规划、水经济产业园国土空间规划和水产业扶持政策顺势出炉。河源水经济产业园建设启动仅一周,便迎来首个签约落户的标志性项目——计划总投资40亿元的华润怡宝项目。
农夫山泉河源生产基地自动化生产车间
产业发展,规划为先。此前,我市将水经济产业园定位为全国食品饮料产业发展示范区,科学有序实施产业园区规划编制。围绕“到2025年、2030年、2035年,我市食品饮料及水产业年产值分别达到100亿元、200亿元、300亿元”的总体目标,园区重点发展软饮料、酒、食品等核心产业,着重围绕国际知名食品饮料企业和国内百强食品饮料企业开展精准招商,重点引进国内知名食品饮料企业15家以上,力争5年内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税收10亿元以上。今年上半年,《河源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22年工作要点》印发,提出力争水经济产业产值超65亿元。
在加快打造百亿级水经济产业的征程上,河源各方合力使劲,积极帮助水经济产业企业发展壮大。今年3月,今麦郎饮品(河源)有限公司顺利完成货值2723.8万元的设备进口。作为我市打造百亿级水经济产业集群的重点企业,河源海关将其列入重点企业调研名单,安排专人“一对一”指导解决企业在通关、属地申报等方面遇到的难题。今年6月,市商务局组织人员前往深圳考察拜访水经济产业企业,与企业负责人深入洽谈交流,鼓励在深食品饮料企业到河源参观考察。市生态环境局积极提前介入水经济产业园相关项目,贯彻落实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和环评审批豁免制,实行并联审批和“容缺后补”制度,多方面提高生态环境审批效能,助推水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河源日报
作者:方新苗 编辑:戴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