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乐坛一年新歌超过百万首,为何再没出一个周杰伦?

南方周末
+订阅

(IC phtot / 图)

(IC phtot / 图)

你可能不知道,在你身边,不到半分钟就有一首新歌诞生。

最新发布的《2021华语数字音乐年度白皮书》显示,2021年度发布的华语新歌数量达到了114.5万首,同比增长53.1%,这一速度意味着平均每27秒就会诞生一首新歌。

哪怕每年新歌数量超过100万,但能够出圈的寥寥无几。反而是,这两年娱乐圈出现了怀旧热,老歌更受欢迎。

《声生不息》的播出,很多人的歌单里循环播放的是粤语金曲;虽然短视频上的热歌一波接一波,但音乐平台上的顶流仍然是周杰伦、孙燕姿、罗大佑等“老歌手”……

为什么每年推出的新歌数量会如此庞大?为何能够从中脱颖而出的华语金曲数量稀少?

几秒钟就可以出一首歌

2000-2010年期间,是华语流行音乐的巅峰时期,可就算是这个时期,每年推出的新歌数量也相对有限——这主要是受到音乐生产方式的制约。

音乐的生产媒介,有过几番更迭。1980年代是磁带,1990年代开始有了CD,2000年代随身听开始普及,到了2010年代之后,手机互联网时代出现,一个听歌APP就可以容纳海量的歌曲。

2000-2010年可谓唱片工业的黄金时代,那个时候周杰伦、孙燕姿、蔡依林等天王天后的专辑的发行量,动辄破百万张。

彼时唱片主要经由CD发行,歌手的包装、歌曲的选择都由唱片公司的专业人士把控,精英音乐人主导了音乐生产和推介的过程。由于唱片发行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专辑制作自然是优中选优。所以,唱片时代每年推出的新歌数量、专辑数量,相对有限。

互联网时代,音乐的生产逻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方面,音乐生产的门槛和成本大大降低。一个歌手想发歌,不需要唱片公司,创作者直接可以在音乐平台上传发布。

一个歌手想录制歌曲,可以不借助专业的录音棚,不需要唱片等介质,他可以直接下载一个录歌APP,里头自带制作、编曲、混音等多种功能。甚至还有作曲、作词APP,只要输入一定的关键词,哼几句旋律,APP就会自动帮你弄出词谱,几秒钟时间AI就可以为你制作出一首歌曲。

理论上说,在技术的助推下,音乐的创作可以没有门槛(音乐的质量另当别论),人人都可以当作曲人、作词人,人人都可以当歌手。

另一方面,听众获取新歌的渠道方便又快捷。不必买唱片,很多时候也不必付费下载,各大音乐平台每天就有浩如烟海的新歌可供选择。

“人人皆可快速生产,人人皆可快速传播,人人皆可快速消费”,平均27秒就有一首新歌,每年华语新歌数量达到114.5万首,也就不是什么让人意外的事了。

(IC phtot / 图)

(IC phtot / 图)

下一个周杰伦“难产”

每年的新歌数量超过100万,有几首是全民传唱的?有几首是几年后人们还会反复听的?

《2021华语数字音乐年度白皮书》显示,音乐创作者的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增速远超2020年同期,参与新歌创作的词、曲创作者均突破10万,可他们当中的下一个周杰伦在哪呢?

公众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乐观。音乐生产方式的改变,背后是音乐的选拔方式改变了。

以前一个优秀的歌手的发现,需要经过层层筛选,唱片公司、电台、权威奖项、听众,能够经历这个披沙沥金过程的,基本也都是金子。

唱片时代的歌手,基本都有那么两下子。彼时对音乐的评判权力,主要掌握在专辑制作人、乐评人、资深听众等代表的“精英”手中,电台上播放的,或者是各大榜单推崇的,也是一些有原创性和创造性的金曲。

互联网时代,打破传统的音乐、音乐人选拔模式——传统模式当然仍在发挥作用,却不是主流。主流的“选拔”方式,是平台的算法。

去年底,有“华语乐坛国民级音乐娱乐盛事”之称的某颁奖典礼,揭晓了以播放量数据为指标的“年度十大热歌”,《云与海》《踏山河》《白月光与朱砂痣》《浪子闲话》《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等短视频歌曲包揽了全部席位。

回想起来,如今流行的华语新歌,十有八九是通过短视频平台走红的。

短视频上的歌曲主要是作为背景音,结合一些易模仿又洗脑的舞蹈动作,这也就决定了歌曲的旋律必须是朗朗上口、易于传唱、越简单越好。一个背景音火了,平台就会通过算法大规模地分发推送,从而制造出短视频上的“神曲”。

这反过来影响了音乐人的创作。不少音乐人完全按照短视频音乐的特点来制造歌曲——不是优先追求音乐性,而是追求“使用量”,是否适合作为背景音使用,是否可以配合一些舞蹈动作使用。

市面上许多小型音乐公司,每天的精力就是从抖音、从微博、从网易云的评论区找热点,迅速根据热点推出歌曲,每天用制歌软件流水线式地生产两三首是常态。

如果没人听就算了,如果爆红了,那么在音乐平台上的版权收益就非常可观。这样的口水歌创作跟公众号平台上的10万+写作没什么区别,博取流量才是第一位的。

所以别看每年推出的新歌数量超过100万首,很大一部分是“拼贴”出来的。

一首新歌火了,就会有很多人利用其中的元素,拼贴出好几首同类型的“新歌”,这也导致大量新歌“长得都差不多”。这类歌曲对歌手要求不高,只要有音准,能够流畅唱出来就行——实在不行也可以后期修音。如此的创作氛围,下一个周杰伦自然“难产”。

(IC phtot / 图)

(IC phtot / 图)

关键要有“选优”机制

没有人阻挡得了互联网的大势,每年有100万+新歌的趋势难以改变。但这就意味着,华语音乐堕落了吗?意味着华语音乐没有好歌手、好歌曲了吗?

当然不是如此。问题是,好歌手、好歌曲没那么容易脱颖而出。

在算法机制下,算法推送什么,直接决定了歌手与歌曲的曝光度。那些迎合平台算法的歌曲,哪怕是几小时炮制拼贴出来的,都可以迅速获得流量。

与之相对的,那些精心作词作曲、在录音棚里认真录制的歌曲,花费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反而可能无人问津。这就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你作品再好,但没有平台支撑,没有渠道和方式推广,也应者寥寥。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曾做过一个《2018年音乐人生存现况与版权认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三成音乐人音乐收入为0,音乐人的兼职率高达70%,95%的音乐人无法仅靠音乐收益来养活自己。

所以,现在的关键是,必须要有一个可以抵抗算法的“选优”机制。譬如金曲奖是最权威的华语音乐奖项之一,每年仍在源源不断地往市场上推送优秀的新人、优秀的歌曲。

不久前金曲奖公布了今年的入围名单,来自大陆的歌手大有斩获。袁娅维入围最佳华语女歌手,许钧、裘德、崔健入围最佳华语男歌手,吕彦良入围最佳新人,《夜间模式》和《飞狗》入围最佳华语专辑,等等。

权威的音乐奖项,就是“选优”一个很好的渠道,但只有一个渠道还不够。我们还应该有更多权威、专业的音乐榜单,帮助众多乐迷从沧海中找出精华的一粟,为华语音乐继续保留火种。

作者 | 陈子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