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毕海
应用基础研究相对于基础研究,更强调“应用”二字,更侧重解决产业上急需的问题,或者是国家对于装备、对于技术急需的问题。
我们要做应用基础研究,一般都会强调对应的理论研究,也就是基础研究从哪里来?是从实验室、从看文章的角度去想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从应用基础研究的过程中提炼出课题?
我的思考和体会是,要从实际的应用基础研究过程中提炼出基础研究的课题,同时基础研究课题的方向要反哺应用基础研究,支撑应用基础研究。
我在德国生活了五年,我的感觉是,德国的应用技术研究做得特别好,特别强调工匠精神,会在某个点上做深入的探索,但是并不代表德国的基础研究差,而是说德国一直聚焦到应用基础研究所涉及到的理论问题上,理论问题可以第一时间服务于应用基础研究。这是我觉得比较好的一个模式。
所以说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永远不是割裂的,它是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我相信这也是广东省提出十年“卓粤”计划的初衷,用十年的时间把这两个方向结合到一起,更好地去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也是基于这个逻辑,我认为佛山在应用基础研究上有广阔的空间。它是中国制造业门类最齐全的一个地级市,企业也有转型的需求,佛山在十年“卓粤”计划中的舞台很大。
佛山的科研基础相较于其他的万亿级城市,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这主要是因为佛山之前没有一些重点的高校或者是国家布局的科研院所。但是,佛山有这么好的经济基础,必然会走向一个面向产业化进行转型升级的创新路径。
佛山要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我认为如何引才、育才永远是最重要的问题。我们要推动工作,就要培养自己的科研队伍,这个是买不来、要不来的。我们要有更多的扎根佛山的科研队伍。可以借鉴苏州和上海:一开始是上海的专家去苏州合作,但现在苏州已经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科研团队,苏州也成了一个创新核心。佛山也应该学习这样的模式,形成自己的特色。
(作者系季华实验室特聘研究员)
【统筹】南方日报记者 肖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