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价格是桂味、糯米糍的两三倍,但是销量一点不受影响。日前,在博罗县湖镇镇响水社区,仙进奉、紫娘喜、无核红等稀有荔枝深受消费者欢迎,博罗县雅时园荔枝稀有品种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每天都接到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订单,少时100多单、多时超300单,再加上市场批发,销售红红火火。在该合作社的示范带动和推广下,周边不少农户也享受到这一红利。目前,博罗县湖镇镇响水九坑的荔枝已入选2021年省级“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项目,该合作社作为实施主体,不仅通过示范带动实现联农带农,还依托项目建设正进一步完善冷库、烘干生产线等设备,加快农业融合发展的步伐,为湖镇镇乃至博罗县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富民兴农注入新动力。
博罗县湖镇镇稀有荔枝深受消费者欢迎。
稀有荔枝品种经济价值高 市场受欢迎
一棵棵荔枝树枝繁叶茂,一粒粒荔枝红晕绽露。走进博罗县雅时园荔枝稀有品种农业专业合作社,一串串挂满枝头的荔枝,粒粒娇艳欲滴。“这边的紫娘喜还没完全成熟,尝尝这个。”该合作社负责人陈伟清对每个品种的荔枝都如数家珍,漫步荔枝园,他不时地向记者介绍着园里的荔枝品种。记者接过他手中的荔枝,轻轻一剥,雪白的果肉跳动而出,放入口中,清甜而不腻,肉多却无核。“这个是无核红,个头比一般的鸡蛋大,味道很清爽吧?”陈伟清笑着说。
采摘荔枝。
据陈伟清介绍,荔枝园内,除了桂味、糯米糍等常规品种外,主要种植了无核红、仙进奉、紫娘喜等稀有荔枝品种。相对于桂味、糯米糍等传统品种,无核红、仙进奉等稀有品种的上市时间更晚一些,为6月下旬至7月20日左右,具有后市优势。“再加上稀有品种的品质普遍都不错,因此无论在价格上,还是在市场销售上都很受欢迎。今年仙进奉的零售价在60左右,比桂味和糯米糍要高得多。”
稀有荔枝挂满枝头。
目前,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这里的稀有荔枝主要销售到珠三角、长三角,甚至还出口至日本、新加坡等地,得到消费者的好评。陈伟清说,今年,合作社种植的仙进奉等稀有品种依旧供不应求,产量的三分之一已被提前预订。采访期间,在合作社的冷库内,工人们正忙着将一箱箱荔枝打包,通过冷链配送至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中。
推广稀有荔枝种植 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望着这些长势良好的“摇钱树”,谁会想到这些稀有荔枝品种在10多年前竟也是普通荔枝品种,甚至是怀枝这类稍差一些的荔枝品种。陈伟清说,合作社果园内的稀有荔枝品种都是由常规荔枝通过高位嫁接技术改造的。
合作社员工在接单。
目前,博罗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正在推广荔枝高位嫁接技术,通过高位嫁接优化博罗荔枝的种植结构,提高博罗荔枝的竞争力,也将稀有荔枝品种带动更多荔农增收致富。陈伟清说,博罗为传统的荔枝主产区,荔枝品种与广东其他产区的品种及采摘期重叠度高,在市场销售上压力较大。而稀有荔枝品种在市场价值与销路上比传统品种更具优势,果农适当调整种植品种结构,将有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作为稀有荔枝的先试者、高位嫁接技术的先行者,陈伟清毫不犹豫地当起了技术推广员,将高位嫁接技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地教授给荔农。他说:“并不是所有稀有品种都适应推广,目前,他根据种植管理难度和市场反馈,主推仙进奉这一品种。”
荔枝打包好准备发往各地。
依托“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的资金支持,合作社对冷库进行了升级,建造了容积为10000立方米的冷库,很好地解决了新鲜荔枝的储存问题。与此同时,建立起烘干生产线,向荔枝加工迈进。陈伟清说,有了烘干生产线,进一步延长了荔枝的产业链。“遇到大年,荔枝鲜销受阻时,荔枝烘干则是另一种销售渠道,也能帮助周边农户解决荔枝的销路问题。”
接下来,通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的建设,该合作社将继续在荔枝一二三产融合方面下功夫,带动湖镇荔枝产业的种植发展,为乡村的产业振兴走出一条新路子。
来源:惠州头条客户端
编辑:叶源峰、魏诗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