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小镇做题家”的话题争议引发关注。作为近年来出现的网络词汇,“小镇做题家”通常是指“出身小城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但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称呼往往用于青年群体的自我调侃,而近日来有观点对“小镇做题家”进行嘲讽,引发了公众的不满。为此连日来不少网友,包括知名教育工作者、资深媒体人等大V纷纷为“小镇做题家”发声正名,认为寒门青年不该被轻视嘲笑,每一个梦想都必须得到尊重,“寒门贵子不该被嘲讽为小镇做题家”7月13日一度跻身抖音热搜榜前列。
面对媒体的采访,“大山女孩的校长妈妈”张桂梅称:“人家说这个做题对孩子不好,我们没办法,我们只有这个办法。看着孩子那个样子我们也难过,那我不这么干我的学生就上不了浙大了,我的学生可以考到浙大,可以考到厦大,川大、武汉大学都可以上。”
张桂梅
“糖妈糖包在美国”是一个拥有140万粉丝的抖音账号,该网友称自己就是“小镇做题家”。“我们是平常家的孩子,我认为小镇做题家都是对我的夸奖。你如果没有什么家庭背景,一步一步靠自己的努力走,那就是做题考试嘛,不光是我,成千上万的中国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小镇做题家,那是改变命运的一个途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肯定小镇做题家这么一个社会流动的途径,这个途径是非常值得被肯定和赞扬的。”
糖妈糖包在美国
超级演说家第二季冠军刘媛媛在抖音上表示:“小镇做题家被嘲讽了,我没有看法,只有共鸣。这些小镇做题家确实他们的人生可能最擅长的就是考试,但这已经很了不起了。实在考不动试的我在人生当中另辟蹊径,我走了另外一条路去创业,我对小镇做题家这5个字到如今为止,内心充满的只有敬佩。我觉得有时候会有点气愤,我们像野草一样长大,本来以为别人会称赞我们的茁壮,没想到他们只是嘲笑我们的出身差,但这种居高临下的嘲笑,根本就无法打击到那种真正的小镇做题家。他们越过千军万马跨越千山万水,才走到这个地方。他们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有那个资格去交那一份本科的毕业论文。十几载的求学路,一路风雨一路泥泞,那点嘲笑对他们来说什么都不是。野草确实出身差,但是他们这辈子最不怕的就是阻力了。”
刘媛媛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内六科主治医师李鹤通过抖音账号表示自己作为小镇做题家,感觉被冒犯。他坦言:“作为小镇做题家中的英语佼佼者,考上大学才从头开始学英语音标,室友都很惊讶,‘什么?你不会口语单靠做题,英语也可以130多分’。对啊,这就是小镇做题家。那时候我们只是一群真心相信努力就会有回报的少年,只是单纯依靠着对走出小镇的憧憬,就可以日复一日地在教室里弓着背做题的孩子。出身和环境不是原罪,但是不能因为这些优越去破坏普通人的公平,更不能去凌驾和鄙视那些清清白白、通过考试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小镇做题家们。希望社会不管怎么发展,努力都能永远是个褒义词,哪怕不一定有回报,奋斗都不该被人嘲笑。”
李鹤
抖音账号“北大花花老师”是最强大脑选手,她对“小镇做题家”的看法是挣扎是必然的,自卑却大可不必。她对此的发言是,“我就是小镇做题家,我觉得只会做题一点都不丢人。以前出身小城市埋头苦读、通过努力考入名校的孩子,我们夸他是寒门贵子,现在被称作‘小镇做题家’。我自己是从河北这样的高考大省一路考到北大,真的每天五点半起床,十二点睡觉,睁眼就是做题,用光了无数根笔芯。哪怕除夕夜,别人都在看春晚,我还在刷卷子,是因为我不敢放松呀。我们千军万马真的是挤过独木桥,最后发现被叫做小镇做题家。我不明白靠努力改变命运,现在还有错了是吗?我们只想靠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去一步一个脚印地让自己和家人过一个更好的生活。起点低不能否定我们的努力,更不能否定我们获得美好未来的权利。小镇做题家不丢人,嘲讽别人的努力才丢人。”
北大花花老师
拥有400多万粉丝的知名博主耿向顺在微博对“小镇做题家”做出点评,他说,“乡村/小镇做题家”这个词,我们用来无奈自嘲可以,但不可以被别人用来嘲讽我们和否定我们的努力。
耿向顺
作为来自偏远乡村小城镇、无背景无资源无钱的乡镇青年,基本上通过起早贪黑寒窗苦读刷题考试十多年,已经是能有效获得谋生出路、竞争机会的极少途径了。出身是无法选择的,家境不好的人靠努力读书做题考试赢得机会,不偷不抢,不违背道德,光明正大,靠自己的汗水和时间精力博更好的未来,应该被尊重,应该被认可,而不应该被嘲讽,不应该被否定,不应该被鄙视。每一个为自己的未来努力的人,都应该被尊重,不管这个人是不是微小如尘土。
【记者】吴扬
【实习生】郭珂蓝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