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记者从中山市纪雅学校获悉,在2022国际初中生信息学竞赛(ISIJ2022)中获得四枚金牌后,该校初三学子潘梓睿又迎来一个喜讯:中考取得574分的好成绩。此前,潘梓睿已经入围中山市纪念中学自主招生名单,中考分数的出炉,意味着理想高中对他而言已经近在咫尺。
“潘梓睿是纪雅学校‘四博’育人理念所培养出来的又一好少年。他业余时间酷爱钻研信息学竞赛,其为人低调谦逊,做事踏实稳健,同时极具创新思维,能同时在信息竞赛和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我并不意外。”班主任吕道辉老师说。
2022国际初中生信息学竞赛四金得主潘梓睿。
平衡竞赛与中考:坚持和自律是秘诀
今年的国际初中生信息学竞赛于2022年7月1日-10日举行,与中山中考时间较为接近,或多或少给选手们增添了心理压力。“在准备竞赛的空隙,我也会多花点时间复习、看书,老师有针对性地对我们进行辅导,确保我们文化课不掉队。”潘梓睿说。
潘梓睿表示,学有余力是他们能参加竞赛的先决条件,所以他要先把课内科目提升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参与竞赛备战。在他,竞赛与文化课学习之间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长期的信息学训练不仅能培养自己逻辑思维能力、锻炼自主钻研的能力,还能磨炼自己的意志力和耐心,这些素质是学习任何学科都需要的。
同期参与信息学培训的孩子,不少人因为各种原因退出竞赛培训,潘梓睿是为数不多能从小学一直坚持到现在的学生,这种坚毅的品格助力他取得成功。
纪雅学校信息学主教练刘德成老师介绍,入学以来,潘梓睿屡次在信息学上获得良好成绩,在2021年CSP非专业级别的能力认证(CSP2021)中,荣获提高组普及组双料一等奖;在2021全国信息学联赛(NOIP2021)中以304分的成绩位列全省初高中第15名、初中第一名;在全国NOI2022线上冬令营中荣获银牌。
在老师眼中,潘梓睿是一个很有思想但不叛逆的学生,既有自己的想法,又善于接受老师的建议,及时调整竞赛和中考之间的精力分配。“体育中考前,潘梓睿一遍又一遍奋力奔跑在操场上,从他的呐喊声中,我能感受到这个孩子的拼劲和韧性。”吕道辉说。
培养信息学“牛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潘梓睿的母亲表示,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小学阶段就参加了中山纪念中学信息学暑期夏令营,进行较为系统的信息学培训。周六,潘梓睿全身心投入到信息学集训中,偶尔也会跟朋友们去打篮球、跑跑步,劳逸结合切换一下“思维模式”。
“纪雅学校和纪念中学的老师、教练特别专业,给孩子很好的引领,”潘爸爸笑着说,潘梓睿一直保持着比较规律的训练和参赛,并在此前举行的CSP非专业级别的能力认证(CSP2021)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所以能在此次国际赛中脱颖而出。他表示,对孩子的中考发挥比较满意,希望他高中阶段继续保持学习的好状态,在信息学竞赛方面有更多建树。
“有人说,学信息学出来以后就是做IT、当码农,我从来不这样认为。信息学的世界是很宽广的,比如马化腾创建了腾讯,改变了几亿人的社交方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沿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方向前进,未来会更多新发明、新创造。” 潘爸爸告诉记者,帮助孩子树立坚定、远大的理想非常重要。不为短择、不求功利,放开手让孩子去喜欢的信息学世界探索遨游,他终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吕道辉介绍,学科竞赛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非常重要的通道,中山纪雅学校近年来培育出不少信息学的“好苗子”,像潘梓睿一样,他们无一例外拥有着坚毅的品格和开朗阳光的心态,这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潘梓睿是一个在信息学方面极具天赋和创新力的学生,高中阶段他面临的挑战会更大,有更强大的同学、对手,希望他能把自己的兴趣坚持到底,让这条路越走越宽,早日成为国之栋梁。” 吕道辉说。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杨慧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