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深港双城社会融合发展的罗湖攻略

南方+


2022年6月,全国首家香港工商专业和青年团体服务中心在罗湖挂牌成立,为香港工商专业和青年团体及其会员企业在罗湖开展活动和投资发展提供服务保障;《罗湖港人一本通——便利香港居民在罗湖发展指南》发布,让港人在罗湖生活获得了更详尽的指引;在全省率先启动支持香港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的“大湾区职场导师计划”……

在罗湖,深港社会融合发展的新实践正不断涌现。

立足“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罗湖所能”,聚焦香港青年发展、民生规则衔接、通勤化融合发展,依托与香港的人缘、地缘、亲缘优势,罗湖区积极推进深港社会融合,打造两地居民生活化、日常化、通勤化的交融场景,举全区之力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打造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让越来越多的港人港企在罗湖“走得过来、住得下来、融得进来”,加快拓展深港合作新空间。

交通兴则百业旺。罗湖坐拥深圳火车站和国内最大的陆路口岸群,全方位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致力打造“联通深港、通达湾区”的交通枢纽。

2021年,百年老站深圳火车站迈入高铁时代,旅客可乘坐“复兴号”“和谐号”去往武汉、南昌、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十三五”期间,罗湖开通运营轨道线路8条,辖区轨网密度1.25公里/平方公里,轨道站点500米覆盖率为48.6%……为深港两地共同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作出罗湖贡献。

目前,罗湖以强化基础设施为重要方向,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重大项目建设热火朝天,未来蓝图徐徐展开。

备受关注的春风隧道盾构段已掘进近2公里,预计于明年6月实现盾构隧道贯通;罗沙路复合通道改造工程设计方案制定及可行性研究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预计明年开工;罗湖区正在开展“过境”土地B1地块的规划和产业定位研究;高约249米的新地标深润大厦完成封顶,建成后将为深港产业提供广阔发展平台;船步街棚户区改造项目实现签约户数、套数、面积15天达到“三个99.7%”,目前正在加速推进……

罗湖焕新,步履不停。为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罗湖启动了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范围内人口、企业、土地等9大领域数据的全面摸底,计划开发数据可视化平台,打造智能化深度应用,科学谋划了40多个具有前瞻性、指导性、适度超前、先行引领的重大项目。其中,深南东路东延工程等10个项目已纳入全市重点区域十大示范项目。

罗湖大力推动深港双城交通“通勤化”,发动枢纽经济“新引擎”。未来,“内畅外联、功能集聚、运行高效、品质卓越”的粤港澳大湾区一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在罗湖逐步成形,让港人“走得过来、走得顺畅”,为深港融合共赢打开充分的想象空间。

2022年6月,全国首家香港工商专业和青年团体服务中心在罗湖挂牌成立,首批10家香港团体率先“尝头啖汤”入驻——“有了专属的服务中心,港企投资罗湖更有信心!”一位在罗湖投资的香港企业家如是说。

一直以来,罗湖被誉为深港合作的“桥头堡”和深港连接的“情感码头”。据相关统计,罗湖目前约有4万港人居住生活,超过6000家港企在罗湖落地生根。其中,超过2000家港企聚集在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成为推动城区发展的一支耀眼“生力军”。仅今年上半年,该重点片区引进信息技术、医疗器械等优质企业15家。

罗湖的“香港朋友圈”为何越来越强大?解读罗湖推进深港社会融合的“密码”不难发现,罗湖将规则衔接作为重中之重,从制度创新层面强化规则机制“软联通”,让港人港企不仅“走得过来”,更“融得进来”。

优化营商环境是深港社会融合的基石。罗湖在全市率先开展营商环境4.0改革,2021年在“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评比中一举夺冠。在刚刚出台的《罗湖区建设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区支持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22-2025年)》中,罗湖紧扣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响亮提出以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促进跨境合作平台建设,推动深港融合再上新台阶。

助力香港青年发展,罗湖在全市率先推出支持港澳专业人才创业就业的政策“大礼包”;出台《深圳市罗湖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认定操作指引》,打造“港澳青年的造梦工厂”;与德勤、普华永道等国际知名企业联合打造“深港青年人才交流计划”,为香港青年到罗湖工作、实习提供“一站式”配套解决方案,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围绕港人生活、港企成长、产业融合、政务融合等领域,罗湖先行先试,在全国首推港资餐饮企业全流程开办指南,提供分阶段“保姆式”操作指引,将企业开办手续流程压减近1/3,时间压缩近一半,被港企直呼“服务到家”。率先面向香港居民开展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测试,破解跨境支付难题,打通港人在深日常消费的“最后一公里”。

未来,罗湖还将进一步重点聚焦解决制约港人、港企发展的“关键小事”,构建深港社会融合发展区“1+1+N”规划体系,助力深港社会融合更进一步。

在许多人眼里,罗湖是全市最有“港味”的城区。遍布街头巷尾的港式茶餐厅、港人子弟学校里的地道粤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的繁体字指示牌……一方面,罗湖与香港的交流融合优势得天独厚;另一方面,罗湖一直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深港居民的“急难愁盼”,多个暖心服务让港人在罗湖“住得下来、住得安心”。

近年来,罗湖依托辖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一批“港人服务中心”,为向港人提供精准服务、搭建更深层次交流平台按下“加速键”。其中,《罗湖港人一本通》是居深港人在罗湖生活工作的“好助手”。这本小册子围绕就业创业、投资经营、居住生活给出14条详细指引,让港人在罗湖居住可以“按图索骥”、如鱼得水。

能否让港人“住得下来”,教育和医疗配套尤为重要。在教育方面,早在10多年前,罗湖区妇联与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成立了全国首个跨境学童服务中心,被喻为深港往来交融的“摆渡人”;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全市率先成立粤港澳基础教育研究部,实现两地教育资源优势互补;罗湖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牵手合作,打造基础教育名校附属礼文学校。

深港融合重点在人的融合,为讲好深港青少年的“双城故事”,罗湖区充分发挥地缘、人文优势,积极落实、全面铺开“手牵手 向前走”——深港青少年携手成长计划,推进深港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在医疗方面,位于罗湖佳宁娜广场的尚创峰百名港医医疗城已启动营业,将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具备规模的港医诊疗中心。接下来,罗湖还将争取将罗湖医院纳入跨境转诊服务和“港药通”机构,让深圳市民看上香港名医,也方便港澳居民在内地就医。

罗湖港人也以实际行动积极推进社会融合。渔邨社区港籍居民自发组建港逸志愿服务队,东门街道成立罗湖区首个街道级港人志愿服务队,26名深港青少年组成罗湖区首支深港小志愿者服务队,众多居深港人主动加入罗湖的防疫志愿者队伍……深港居民共建共治共享实践正在罗湖多点开花,共同奏响“深港一家亲”的动人乐章。

【策划】甘雪明 杨磊

【统筹】崔璨

【记者】夏凡

【通讯员】陈浪波 毕首超

相关阅读>>>

福田:“3+模式”奏响民族团结同心曲,让交往交流交融自然发生

编辑 孙梦圆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