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揭秘!警方曝光重特大养老诈骗案骗术

广东刑警
+订阅

也许,你没有想到
在养老诈骗案中
有的老人得知自己被骗后
还到派出所来关心嫌疑人
问民警嫌疑人吃得可好
穿得可暖!
诈骗团伙究竟用了什么手法
令老人如此甘心受骗呢?

近日,东莞警方成功破获一起涉嫌以销售“养老产品”方式进行养老诈骗的专案,涉案金额达3000万元,受害人达300余人。这是今年全国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东莞警方侦破的一宗重特大涉养老诈骗案件。

5月25日,东莞警方接到线索举报,东城街道温塘社区莞温路“某纬”公司门店涉嫌以向老年人销售保健品为名进行诈骗。经侦查摸排,东莞警方于5月31日成功抓获“某纬”公司莞温路门店内的6名嫌疑人。

经进一步深入调查,分析研判该诈骗团伙的组织架构、运营模式、盈利方式等情况后,东莞警方查明了“某纬”公司涉案情况。

6月11日,东莞警方组织150余名警力分赴全国各地,对涉案违法犯罪团伙开展统一收网行动,累计抓获该团伙犯罪嫌疑人52人,查封涉案门店16间,现场查获话术资料、手机、电脑等作案工具一批。

骗术揭秘!

“四步走”套路诱导老年人“入套”

第一步:发传单,邀请老人到店免费领礼品

团伙成员先是在菜市场、医院、公园和路面等地派发写有门店店长名字、联系方式及地址的传单,告知老年人凭传单到门店可免费领取小礼品。

第二步:“坐养仪”免费,套取老人基本信息

当老年人拿着传单来到门店时,团伙成员就会帮其登记办理一张10元的卡,办卡后免费体验店里的“坐养仪”。“坐养仪”会播放一些养生知识以及一些老人家因保健不当病倒的案例。这时,团伙成员就会在一旁伺机了解并收集老人的个人家庭信息、经济能力及病史。

“坐养仪”

团伙成员对收集到的这些信息进行详细记录,整理出一张“客户信息表”,联系方式、联系地址、健康状况、是否能到店、是否在使用保健品等信息都在上边。

“客户信息表”

诈骗团伙在招聘员工时要求的门槛不高,却有一点硬性需求:必须会讲粤语。据嫌疑人梁某交代,团伙成员会选取到店老年人中有购买能力的,通过对其关心或者继续叫其到门店领取小礼品(如:油、米)来骗取老年人的信任。

第三步:“诊疗会”免费,“讲师”骗取老人信任

基本掌握老年人病史后,团伙成员会组织老年人免费参加“诊疗会”。“诊疗”之前,团伙成员将事先收集好的老年人病史告知“讲师”,再由“讲师”对老年人进行“诊断”并指出身体毛病,从而获取他们的信任。

被捕“讲师”关某还特别注重个人形象,被抓捕时到卫生间整理完发型后方肯跟警方走。警方经过审讯发现,被捕的关某能拿出的执业证书,其实只有一本厨师证

第四步:夸大产品功效,诱导老人高价购买

最后,“讲师”通过给老年人洗脑,夸大公司产品功效,诱使老年人对自己身体状况和产品功效产生错误认识,以达到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廉价保健品的目的。

据嫌疑人梁某交代,团伙成员并没有什么专业知识,而是按照“话术本”上的话术去和老年人沟通。200多页的“话术本”,详细系统地分解了“某纬公司”的八大“套路”知识,包括如何与客户交谈的技巧、如何邀约客户、如何“合理”夸大产品功效等。甚至老年人听到的一些案例,其实都脱胎于“话术本”。

“话术本”

据警方查获的“某纬”公司产品价格表中可以发现,老人们花费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购买的产品,实际出厂价仅为几十元或几百元,诈骗团伙所获取的利润率高达几十倍,如6瓶装的“灵芝孢子油”这款产品,出厂价为408元,但老人的购入价却高达13960元。

诈骗团伙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的廉价保健品

值得一提的是,四个环环相扣的“套路”,还只是该团伙的基本操作。

东城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民警介绍:“5月31日,我带队到门店对嫌疑人进行抓捕时就看到,团伙成员拿着一把大蒲扇,一边给老人打扇,一边和老人们唠嗑。门店里有风扇、有空调,他们偏偏不用,你说怪不怪?后来一审讯,我们才发现,这些‘套路’很多老人根本无法抗拒。”

警方调查发现,门店有着非常成熟的“亲情”服务体系,每位团伙成员都会根据门店客户(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状况进行分工跟进,加固与老人的情感联系。

“比如说,他们会定期陪老人去菜市场买菜,给老人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唠嗑,甚至捶背洗脚。你说,对于老人而言,尤其是缺乏子女陪伴的老人,他们能抗拒得了吗?更让人气愤的是,我们抓获嫌疑人后,还有老人到派出所问民警,嫌疑人吃得可好、穿得可暖!”民警说。

真正“套牢”老年人“钱袋子”的,正是该团伙向老年人打出的这些“感情牌”。

来源 东莞市公安局
编辑 杨淑雅 杜中国
审核 王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