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凌晨,广州市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相继发布通告,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
其中,广州市天河区在密切接触者排查中发现1名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天河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开展了区域管控、流调排查、隔离转运、核酸筛查、场所消杀等工作。同时,天河区于7月9日9时至21时开展全区户籍人口、外来人员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一直以来,广州坚持从严从紧从实从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发现阳性病例后,坚持快字当头,以快制快、以变应变,争分夺秒斩断传播链。发现疫情后,市、区两级紧密联动,快速开设现场指挥部,防控力量迅速下沉,人群核酸筛查、重点场所管控、密接人员甄别等防控工作全面铺开。
核酸检测现场
“请大家站在红色线外等候,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排队。”7月9日晚20许,天河南街中轴线广场核酸采样点已完成9000多人采样,采样工作还在继续。社区以微信群、“大声公”引导、无人机喊楼等方式提醒居民下楼测核酸。
临时封控管理区迅速转运;高温天气医护踩冰验核酸;社区设“老人核酸卡”便利居民……在天河区天河南街度过了多方协同“围追堵截”的疫情防控36小时。
快速围堵:
临时封控管理区迅速转运
8日,天河区宣布,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经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对天河南街道华翰大厦实施临时封控管理,并于2022年7月8日15时起在天河南街道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工作。在当日上午8时,天河南街一场争分夺秒的围堵已经开始。
核对名单,电话流调……8日下午,在临时封控管理区华翰大厦对面,街道、社区、医护和公安等工作人员搭起临时棚,对着表格名单一一电话核对,开展流调工作。与此同时,当日15时起,天河南街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8日早上7时,城市苏醒,天河直街上的早餐店陆续开门营业,附近小区居民出门锻炼、买菜。居民王叔表示:“昨天已经做过核酸检测,生活正常未受影响。”
连夜布点:
高温天气医护踩冰验核酸
9日上午7时,天河南街新中轴线广场现场核酸检测点已经布置完善,设有绿码检测的多个通道,配备风雨棚、指引牌、绿色通道等。
天河南街南一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梁沛瑜介绍,该处是常态化核酸检测点之一,接到全员核酸的通知后,街道社区连夜准备,在原本的常态化核酸点位基础上扩充了多个分流通道,并增加相关指引。
上午8:30,在天河南街新中轴线广场,12名来自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的医护已经到位。穿上防护服,他们到岗支援天河南街新中轴广场的核酸检测工作。该核酸检测点,设置8个点位、有12名医护轮番上阵为居民测核酸。
上午8:30,在天河南街新中轴线广场,12名来自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的医护前来支援核酸检测
“昨晚9点,接到通知后,我们医院医护人员分批集结,今日共有150人赶赴天河南街各个核酸点支援。”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科护长李敏燕表示,“高温作业,我们为了保障安全,按照国家要求和指引身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每2小时轮转一次。”
11时多,天气炎热,广州各区平均气温达35℃以上,在户外站一会便汗流浃背,身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更热。在现场,天河南街为医护人员脚下配备了一个大冰块降温,还为工作人员准备了冰镇酸梅汤和功能饮料,确保医护人员采样环境舒适安全。
贴心服务:
设“老人核酸卡”便利居民
9日上午10时许,前来天河南街新中轴线广场测核酸的居民排起了队,其中有不少老人。而扫码、采样的速度却并不慢。除了可以享受绿色通道外,不少老人还拿出胸前挂的核酸检测卡,无需手机扫码即可进行信息登记。
9日上午7时,天河南街新中轴线广场现场核酸检测点已经布置完善
苏叔展示了自己的核酸检测卡,卡上前后两面分别印有大规模筛查和常态化检测的核酸码,卡片配有挂绳,可挂在胸前。“平时操作手机扫码比较麻烦,这样很方便,只需要给工作人员扫码就行了。”
梁沛瑜表示,该社区老人较多。经过此前的多次核酸采样,社区已经摸查出需要上门进行采样的居民需求。社区为辖区内的老年人印制了核酸检测卡,老人只需要佩戴此卡,便可以进行信息登记。值得注意的是,印制核酸检测卡的耗材也由社区党员自发募捐,汇聚了社区的爱心力量。
有序应对:
多方协同助力“围追堵截”
流调、转运、保障值守、核酸检测……疫情发生36小时,从市、区到街道、社区各项应对工作正快速有序开展中。早发现、快处置、露头就打是基础。在天河,辖内商圈、超市、居民区正常运转。
“基于日常的常态核酸检测、流调和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我们在社区人员台账和工作分配上已经有应对的基础,及早处置、争分夺秒。目前社区都分成三大板块,包括现场组织协调、流调排查、居民发动等。我们在和时间赛跑,也感谢居民的配合,一起努力,争取尽早控制住疫情。”梁沛瑜期待。
素材来源:南方+
出品:天河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广州天河发布
投稿邮箱:gzthfb@163.com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