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丨参与刷单的法律风险,你还不知道?

遂溪县人民法院
+订阅

近日

遂溪法院审结一宗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因可能涉嫌诈骗犯罪

属于刑事诉讼的范畴

不能在民事诉讼中认定

裁定驳回原告起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清

参与刷单的法律风险

案情介绍

2020年11月,原告凌某与被告杨某相识。

其后,被告杨某以刷营业流水返利为由(用于刷单的店铺系虚拟店铺,也未生成正常交易订单及物流信息),诱导原告凌某套取贷款平台、金融机构贷款后通过扫码支付、微信、支付宝、银行卡转账共7万余元,并予以小额返利。

后双方引发纠纷,导致原告以民间借贷纠纷为由起诉到法院。

法院裁决

本案无实际经营者,用于刷单的店铺系虚拟店铺,未生成正常交易订单及物流信息,不属于传统类型的刷单,而是涉嫌新型刷单返利类诈骗,作案手法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第一步,引流,以做任务、刷销量获取“高佣金”为名招募兼职。

第二步,小额可返利,让被害人在指定的电商平台订购商品,向其发送收款二维码并要求扫码支付,然后迅速返还本金和佣金,以赢得被害人信任。

第三步,大额难提现,逐步增加刷单任务的次数和金额,并以必须完成联单任务才能结算、卡单、操作失误导致账户冻结为由拒不返款,从而实施诈骗。

根据已查明的事实,本案可能涉嫌诈骗犯罪,属于刑事诉讼的范畴,不能在民事诉讼中认定,应当移送公安机关处理。驳回原告凌某的起诉。

法官提醒

近年来,随着疫情的反反复复,许多人选择通过网上刷单增加额外的收入,但只要参与刷单,就有可能面临各种各样法律风险。

首先,在前期,为了取得刷手的信任,刷单之后起初都能很快收回本金并获得报酬,但是随着刷单量和金额的增加,更多钱款进入他人控制的账户后,参与刷单可能会遭遇诈骗,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非常高。

其次,如果刷单办理了多张信用卡套现,还款时“拆东墙补西墙”,自己本身不具备足够的偿还能力,存在恶意透支的行为,也有可能涉嫌信用卡诈骗罪。

因此要拒绝任何形式的刷单行为,杜绝侥幸心理,勿贪小便宜,做到“不轻信、不参与、不协助、不透露、不转账”。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