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在惠来县前詹镇榕石风景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教授莫小路向暑期三下乡的学生介绍园区内开花的中草药鸦胆子以及其药理作用。虽然今年的夏季格外炎热,但师生志愿者们似乎比烈日更加热切,纷纷拿起除草工具,对中草药园地进行除草、松土,尽管大家汗流浃背,但并不能磨灭他们的赤诚。
近年来,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聚焦“食药”特色产业,全力帮扶“三农”事业发展,积极扶持地方经济,彰显出国家“双高”院校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去年7月开始,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作为成员单位,参加乡村振兴驻惠来县前詹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来,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以“药力”撬动前詹乡村振兴的“潜力”。
校地合作党旗飘,乡村振兴聚力量
结对共建,精准发力。早在去年12月,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药学院领导、教授就已来到前詹镇,与对口帮扶沟疏村党委签订校地共建协议,并开展中草药种植情况实地调研,取水样、土壤样品,为推进中草药种植试验、标本园建设做好前期准备,通过活动共举,组织共建,党员共育,建强基层党组织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振兴夯实组织基础。
7月11日,中药学院与沟疏村党委联合党建乡村振兴推进会在沟疏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广食药职院驻沟疏村第一书记兼驻镇帮扶工作队员刘斌锋主持会议,“双方通过深化校地合作,引入智力支撑、人才支持、资金力量,探索校地合作的乡村振兴新模式,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最新经验、贡献雄厚力量。”刘斌锋说,对于本次校地党建共建,有助于充分发挥中药产业的专业优势,赋能乡村振兴。
“发展中医药产业,产业链前端需要大量种植中药材,药农就能通过种植、销售中药材而增收致富。下一步我们要持续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广食药职院中药学院副院长张雷红表示,中药学院教学党支部作为全省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培育创建单位,拥有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特别是双高中药学专业群,能够对接中药材种植到中药制剂生产全产业链。“双高”中药学专业群参与乡村振兴,既是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也是中药学院教学党支部作为省级标杆党支部培育单位发挥作用的抓手。
推进会结束后,广食药职院捐赠了一批物资给沟疏村委会,以表达广食药职院将全力投入前詹乡村振兴浪潮、变中草药为前詹乡村振兴“助力器”的决心。
12日下午,刘斌锋协同村委会带领师生党员志愿者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为沟疏村老党员送去慰问品,在老党员吴元发家里,吴元发为广食药职院师生讲述革命故事,刘斌锋向老党员汇报驻村工作以及今后产业发展方向。
致富有道壮产业,南药种植土生金
如何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做好帮扶点乡村振兴工作,开创新局?去年驻镇村后,刘斌锋经多方考察调研,发现前詹镇山林地野生中草药资源丰富,特别是有很多野生的抗癌药原料鸦胆子,广食药职院根据“因地制宜,发挥特色资源禀赋”的帮扶思路,整合学院在党建、科研、专业上的资源,立足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培育中草药种植产业,加快前詹镇中药材发展步伐,变“荒地”为“种植园”。
眼下,正是中药材生长的黄金时节。在惠来县前詹镇榕石风景区,一株株中药材幼苗俏立枝头,随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中草药的芳香,为靠山面海的前詹镇注入了振兴的干劲。
“鸦胆子常在每年下半年陆续结果,而沟疏村在中药材生产上具有区位优势独特、气候条件优越、生态资源丰富、药材质优类多等诸多优势和特点,使得生长在沟疏村的鸦胆子结果期较长,可达4至5个月。”广食药职院中药学院莫小路教授边走边介绍道。鸦胆子以果实和叶入药,为较常用中药,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瘠薄,喜生于向阳、排水良好的山地灌木丛中。随着药用价值的开发,作为抗癌药原料之一,市场对鸦胆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当前大规模种植少,供货紧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前詹镇沟疏村、石峻村野生的鸦胆子也因其结果率高、产量高、有效成分含量高受到广食药职院教授的青睐和药商的关注。
在榕石风景区原有野生中草药的基础上,广食药职院为榕石风景区补充种植了肉桂、佛手、牛大力、广金钱草、凉粉草、阳春砂仁、野菊、蒜香藤、佩兰等南药品种,各个品种在药用领域发挥着各异的功效,如润肺止咳、理气化痰、强筋健骨等,均为广东日常常见多用的特色南药品种。莫小路说,选种上主要考虑选择培养兼并食用功效和观光价值的药用植物,以点带面,为打造药用植物科普园奠下坚实基础,用特色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助推中药材种植经济提质增效,变中草药为前詹镇的地理标志产物。
欢声笑语识中药,暖心义诊进乡村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为践行“从娃娃抓起”理念,向当地儿童科普健康常识,从小培养健康意识,广食药职院组建了主要由中药学院学生组成的蒲公英志愿服务队,以沟疏学校为夏令营基地,发起了为期5天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夏令营活动。
“通过‘闻香识中药,巧手制香囊’‘手作大山楂丸’‘趣味中药材扮演’‘中药标本滴胶’等中药健康文化系列沉浸式体验活动,为当地的儿童搭建中医药科普平台,积极推动中医药科普知识进校园、进课堂,培养儿童传承中医药文化意识。”中药学院团总支书记苗玉坤介绍道,唯有亲身实践才能领悟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蒲公英志愿服务队正将饱满的中医药“种子”深深植入到沟疏村孩子们的心灵土壤,静等花开。志愿者们陪伴儿童共读中药宣传手册,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儿童讲解中药知识,教孩子们辨识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为他们打开一扇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大门。
当儿童们于欢声笑语中感悟中医药文化时,在沟疏文化广场,“兴粤来潮”公益实践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正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百年征程传薪火,推普乡村促振兴”为主题,开展为期3天基础医学科普、爱心义诊实践活动。本次义诊活动以测血糖、测血压、膏药敷贴、艾灸、保健推拿为主要项目,充分发挥传统中医在治疗未病、慢病上的突出作用,帮助村民及时掌握自己的健康情况,做到疾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听说广食药职院的义诊志愿队要来,村民们早早来到义诊现场。师生志愿者为村民带来了推拿、艾灸等独具中医药特色的志愿服务,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村民普及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带领村民们练习中医传统养生功法。腰肩劳损的村民经推拿理疗,疼痛化为轻松,满意而归。
夏日炎热易使人耗气伤神,志愿者还为每一位等待义诊的村民递上了一杯生津止渴的茶水,得到了当地村民的称赞,志愿者可谓做到了把关怀送到群众的心坎里。
“广食药职院同时派驻两支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队伍到镇开展志愿服务,一方面是立足乡村振兴引导学生感悟专业、学好专业、用好专业,另一方面体现了学校通过党建引领,充分调动群团力量对乡村振兴驻镇帮扶工作的大力倾斜。未来,学校还将充分发挥食品药品相关资源,既‘输血’也‘造血’,既扶贫又‘扶智’,真正实现农民的所需所求所想,充分激发帮扶地区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发挥‘药力’。”刘斌锋表示。
【记者】刘晓维
【通讯员】蔡永刚 张舒婷
【摄影】张墅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