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一年一度的广东非遗养生例牌项目-----岭南传统天灸开始了“引伏”第一贴!虽然大雨滂沱,却没有淋湿大家对三伏贴敷的热情。不少市民呼朋结伴举家到我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天灸”治疗。其中不乏进行三伏贴敷多年的“天灸粉”。
那么,三伏“天灸”到底疗效怎么样呢?听听他们怎么说。
春夏养阳
小雨是个六岁的小女孩儿,体型偏瘦,平时免疫力较差。据小雨爸爸介绍,小雨3岁开始,连续两年因为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三伏“天灸”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呼吸系统疾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孩子5岁那年看准时间进行了三伏“天灸”治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天灸还是有效果的,孩子贴天灸那年支气管肺炎没有再患,所以今年继续带她贴敷巩固一下。”天灸的疗效让小雨爸爸对三伏贴治疗有了信心。
冬病夏治
小伟,男,16岁,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患上过敏性鼻炎,症状反复发作,冬春季节容易发病,晨起时容易发作。据小伟妈妈介绍,患上过敏性鼻炎这些年,小伟先后使用了药物治疗、脱敏治疗等,症状仍有反复。3年前听人介绍开始进行三伏“天灸”治疗,每年抓住这个冬病夏治的好时节,进行穴位贴敷,第一年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并没有明显缓解,第二年天灸的疗效逐渐凸显,小伟过敏性鼻炎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了,症状也较前减轻。今年是小伟进行天灸的第三年,小伟妈妈反馈他鼻炎发作次数很少了,“我今年已经没有鼻塞、鼻痒、流鼻涕的症状了!”小伟坚定的告诉医生。通过连续两年的三伏“天灸”治疗,小伟的过敏性鼻炎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康复医学科刘青林主任:从对三伏“天灸”者的随访来看,能严格按照天灸时间表进行贴敷,坚持年数较长者往往获效更好。我院已开展“天灸”治疗十余年,天灸采用细辛、白芥子等中药研末,用新鲜姜汁调成膏状,根据今年夏季雨水多,湿气重的时令特点对天灸处方进行了相应调整以达到最佳疗效。通过药物的透皮吸收和经络腧穴的共同作用,直接影响到相关脏腑,激发和调节机体内在功能,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天灸的疗效也与贴敷的药物、贴敷穴位的选穴以及准确性密切相关。因此不建议市民自行购买天灸贴或者将天灸药物带回家贴敷。
2022年三伏天灸时间如下:
伏前灸:7月6日(星期三)
初伏灸:7月16日(星期六)
中伏灸:7月26日(星期二)
加强灸:8月15日(星期一)
末伏灸:8月25日(星期四)
地址:横沥医院门诊二楼康复医学科
咨询电话:83371826-255
时间是记住了,
但是错过第一贴怎么办?
不用着急.....
7月16日是第二次天灸也就是三伏天的头伏,如果错过了第一次仍可进行第二次天灸,这天是入伏后第一次天灸,尤为重要哦。建议后面严格按照贴敷时间进行,以确保疗效。
养生健康小知识
NO.1
三伏天养生如何科学进行饮食调护呢?
三伏天处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暑性炎热挟湿,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合清补”。饮食方面宜少食辛辣、油腻、生冷之品,多食清凉、解热的食物。如西瓜、火龙果、苦瓜、莴苣、黄瓜、西红柿等。其中苦瓜清热泻火,西红柿利尿补水,是夏日食品的首选。三伏炎蒸,汗流如雨,需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可喝薏苡仁红豆汤、海带绿豆汤、莲子百合清心饮等清热解暑化湿,亦可适当服用药膳进行体质调理。
NO.2
我们在家里可进行哪些养生调护呢?
1.药膳养生
土茯苓15克,薏苡仁10克,淮山10克,西洋参10克,芡实10克。蜜枣1个。煲边排或者龙骨。一周可服用两次,此药膳方可清热利湿,健脾养阴。夏季容易身体困重、胃口不佳人群更宜。
2.中药泡脚
藿香20g 路路通20g 艾叶30g 威灵仙20g 生姜15g 煮水后泡脚,水温宜40度-50度之间,时间约20分钟。此中药方可化湿通络,下肢痹痛者更适宜此方。
3.穴位艾灸
可用清艾条灸足三里、膻中、气海、关元、大椎、命门等穴位,以上穴位为补气温阳要穴,三伏天灸之可振奋阳气,提高机体免疫力。每穴灸5-8分钟,艾灸时注意预防烫伤,艾灸前后多喝温水预防上火,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文末,
引用宋代杨万里的这首《夏夜追凉》,
希望给大家带来夏日的一份凉爽和宁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