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香蜜湖国际风投创投街区举行市政协2022年上半年“一起来商量”市领导与委员面对面协商座谈会,协商主题是“股权投资与创新发展”。深圳市政协委员刘苏华在发言中建议,深圳市、区两级政府花大力气引导社区资金积极参与深圳股权投资。
座谈会现场,深圳市主要领导及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10个职能部门以及福田区有关负责人,共同与委员们进行面对面的协商交流。刘苏华系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刘苏华介绍,目前,深圳股权投资历史基础良好,但近年来相对领先优势缩减,募资难、长期投资能力不足是突出瓶颈。同时,深圳众多社区股份公司,投资能力强,转型升级需求迫切,但涉足股权投资少。
据统计,据深圳市国资委2021年统计,全市近1000家村集体社区股份公司,总资产近2,500亿,净资产超1,200亿,拥有超过1亿平方米物业,年收入超220亿元,年利润近100亿元,2021年三季度银行存款超800亿元。目前,深圳城市更新周期放缓,社区股份公司重大资本开支在下降,具有长周期、持续投资能力。同时,社区股份公司不同程度面临治理机制相对落后、长期后劲不足等问题,对村外优秀人才甚至村二代、村三代内部子弟吸引力不足。曾经的功勋贡献者、城市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有游离于时代主舞台的风险,亟待转型。
另外,社区股份公司有观念阻力。历史上,大部分社区股份公司长期习惯了房地产上行周期的固定收益、旱涝保收模式,在投资上不仅对债权投资要求保本兜底,对股权投资也希望兜底风险。与当前金融监管打破刚性兑付、禁止明股实债的现实格格不入。因此,即使身处国内创投重镇,深圳创投行业在导入社区股份公司资金上成果寥寥。
因此,刘苏华建议,市、区两级政府花大力气引导盘活社区股份公司存量资金以股权投资形式积极投身深圳科创产业,顺应其转型升级内在需求,释放其资金优势,缓解创投融资难,实现长期资金对接深圳产业升级,达到取之深圳、用之深圳、与深圳共同繁荣发展的多赢目标。
为此,刘苏华建议:加强政府引导,耐心克服阻力;探索共赢模式,形成示范效应;优化利益分配,增强参与信心;重视人才培养,激发长期动能。
刘苏华强调,注意到社区公司的风险规避偏好,建议先期以相对稳健的市属国有创投版块为突破口,在各个区选取综合实力强、转型意愿强的若干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和国有创投企业合作探索互惠共赢模式,形成示范效应,再推广到全行业。
【记者】李荣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