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随着肺部CT在临床上的普及
肺外周结节发现率明显增加
如何精准、高效、安全明确诊断
又可降低对患者的损伤?
临床上帮助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诊断及治疗疾病的两大“神器”,一个是肺部CT,另一个就是支气管镜。肺部的CT是通过X线对肺部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医生根据肺部CT影像展现的肺纹理,走向分布等判断是否为占位性病变。
呼吸系统疾病是最常见的疾病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目前
虽然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我国肺癌新发病例数与死亡病例数
在恶性肿瘤疾病中仍然高居首位
近年来,如何扩展呼吸内镜的应用范围和诊断能力成为业界持续关注的热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社会与学界对“早诊,早治”的意识正在不断明确。为了提高对呼吸道早期病变的发现能力,需要有更多先进的内镜技术。
近日,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引进了新一代高清电子内镜图像处理系统(ELUXEO 7000),搭载超声处理器(SU-9000 -H-),正式开展了特殊光支气管镜检查(LCI)及超声支气管镜检查(EBUS)!
这个新系统
有什么能耐?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01、LCI联动成像使病变筛查更容易
联动成像技术(LCI),将窄带光与白光相结合,结合独有的颜色扩张技术,在强调表面结构与血管的同时,强调细微的颜色变化,增强病变部位与正常黏膜的颜色对比,从而有助于内镜医师发现气道早期病变。
病例1:
▲肺癌术后行支气管镜检查确认是否存在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胸膜瘘。与白光画面(左)相比,患者气道黏膜炎症部位与正常部位的对比在LCI模式(右)下显著增强。使用抗生素后症状改善,CRP水平降低。
病例2:
▲左主支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采用支气管镜确认病灶范围。与白光画面(左)相比,患者气道腺样囊性癌的粘膜下血管结构与肿瘤边界在LCI模式(右)下显著增强,为左肺切除术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02、BLI蓝光成像技术使病变筛查更精确
蓝光成像技术(BLI)则通过窄带光为主的照明模式,进一步凸显黏膜表层细微结构与血管,为内镜医师提供更精细的观察手段。
▲左固有上叶开口新生物白光所见表明黏膜粗糙,病变与周围黏膜病变显示不清 ;LCI 模式下见病变部位黏膜下血管迂曲明显,病变部位图像突出,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清晰;BLI 模式下黏膜下血管更加凸显。
03、LCI的主要临床优势
LCI的优点为能够充分地观察支气管内腔。无论是在鉴别各种病变,还是用于观察正常的支气管构造都很实用,主要临床优势如下:
1
提升气道病变的筛查能力,增加早期病变的检出
2
快速明确诊断目标,提升检查效率
3
更准确识别病变范围,为治疗策略提供指引
4
靶向活检,提高活检的效率和阳性率。
04、1080P Full-HD 全高清画质
高清数字图像输出,分辨率高达1920*1080p(全高清模式),确保获得逼真如实物的高清图像,帮助医生近距离观察呼吸道内部真正的健康状态。
新一代高清电子内镜图像处理系统
除了可以进行
以上介绍到的特殊光支气管镜检查(LCI)外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检查
——超声支气管镜检查(EBUS)
它跟传统的支气管镜检查相比
更精确还微创
01、支气管镜检查与超声支气管镜检查
首先,支气管镜检查是将细长的支气管镜经口或鼻置入患者的下呼吸道,即经过声门进入气管和支气管以及更远端,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的病变,并根据病变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大多数肺部及气道疾病,如肿瘤、间质性肺病、肉芽肿性疾病以及某些感染性疾病需要通过经支气管镜活检术来确定诊断,这是最常用的一项检查项目。
而超声支气管镜检查(EBUS)是一种微创安全的诊断方法,EBUS技术更是对肺癌的诊断和分期、肺癌个体化治疗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超声支气管镜简单来说就是在支气管镜的前端安上了一个超声探头,是一个同时拥有超声和支气管镜两大功能的结合体。
当支气管镜装上超声这个瞄准镜之后,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气道外纵隔内血管、淋巴结以及占位性病变的关系,并且在超声图像的支持之下,我们也避免了以往支气管镜“盲穿”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02、超声支气管镜的优点?
利用气管镜前端的超声探头(直径仅有1.6毫米的细探头),结合专用的吸引活检针,可在实时超声引导下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搭载的电子凸阵或径向扫描的彩色能量多普勒,精确确认血管的位置,主要用于纵隔疾病的诊断、肺癌的分期、肺外周病变和肺结节的诊断等。
据统计,超声支气管镜检测肺癌等疾病诊断率达到9成。通过支气管镜,并配合超声波进行透视检查,不仅可以确诊疾病,还可以精确地对肺癌进行分类和分期。它在肺癌诊断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已经在国际上得到高度认可。尤其在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支气管腔内超声结合使用吸引活检针,直接取得病理学诊断依据,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准确率及安全性高等优点。
03、超声支气管镜的适用范围
1
原发性肺癌的肺门/纵隔淋巴结评估、术前淋巴结分期、术后淋巴结转移评估及化疗后纵隔再分期。
2
肺部转移性肿瘤的肺门/纵隔淋巴结评估。
3
原因不明的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
4
纵隔肿瘤的诊断。
5
肺内肿瘤的诊断。
6
肺外周小结节的精准、定性检查。
▲支气管周边淋巴结图像
它的“精确定位、快速出击” 功能,大大提高了对肺外周病变诊断准确率,为救治赢得了主动,为生命争取了时间。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内镜介入团队近一个月来,已成功为五十余名肺外周病变患者进行了准确诊断,实现了佛山市在肺外周病变诊断技术上的新突破,让佛山广大老百姓足不出市,就能享有国际先进的超声支气管镜诊疗服务。
供稿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梁伟权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