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人生道路基石,清溪镇开展中小学创建德育思政特色工作

南方+ 记者

近来,在清溪联升小学主教学楼的楼顶,有着一番火热的景象。该校师生正在学校的劳动教育基地,开展种、售、享三个劳动阶段的实践活动。以德育思政建设为引领,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清溪联升小学摸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德育思政工作新路子。

自2021年初清溪镇开展中小学创建德育思政特色工作以来,文明之花,品德之果,已香飘全镇18所中小学校。

据了解,清溪联升小学德育思政体系的建设只是清溪镇一年多以来开展中小学创建德育思政特色工作的一个亮点。自2021年初清溪镇开展中小学创建德育思政特色工作以来,文明之花,品德之果,已香飘全镇18所中小学校。

筑牢人生道路基石

德育思政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清溪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大力推动中小学创建德育思政特色工作,努力构建“大思政课”新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1年年初,在清溪镇委委员钱暖枝的指导和推动下,清溪镇将中小学创建德育思政特色工作作为教育教学工作重点进行高位推动。

期间,在清溪镇教育管理中心的指导下,参与创建德育思政特色工作的18所学校,通过建立长效的德育工作机制,制定并完善学校德育思政特色建设方案,充分调动了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清溪中学,学校通过打造精品“思政课堂”为创建特色,以“体验思政、德心融合”为主旨,以培养完整的现代人(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特色,深入推进思政特色项目,进行德育思政特色创建工作,并成立专门的思政教研组,依托国家课程,通过深刻研究,明确了校本思政课程内容,开发出14节系列精品课程。

自2021年初清溪镇开展中小学创建德育思政特色工作以来,文明之花,品德之果,已香飘全镇18所中小学校。

“如何让思政课变得生动有趣,让同学们愿意上甚至到喜欢上思政课,这是我们学校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学校负责人曹定钦表示,“我们结合学校本身和中学生这个年龄段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发出了14节系列精品课程,从效果来看,还是颇受同学们的欢迎的。一年多来,我们也慢慢发现,同学们的思想政治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也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转变,校风校貌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据了解,除了制定并完善学校德育思政特色建设方案外,不少学校根据学校的自身实际,摸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德育思政创建工作的路子。比如,中心小学以打造客家文化思政课程为特色,通过丰富校园文化,让客家山歌与麒麟舞、客家美食与手工制作、客家建筑与精神文化等课程进入校园;华晨外国语学校以打造“六德”主题班会为特色,将思政课与班会课融合,举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系列主题班会;第二小学以坚持五育并举弘扬中华体育传统文化为思政特色,营造“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校园体育氛围,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秉承“教孩子六年,为孩子想六十年”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特色教育发展之路……其中,清溪中学、清溪第二小学、联升小学和清溪晨光学校等4所中小学校经过综合评估,被评定为清溪镇德育思政特色建设示范校。

自2021年初清溪镇开展中小学创建德育思政特色工作以来,文明之花,品德之果,已香飘全镇18所中小学校。

7月7日,清溪镇召开中小学创建德育思政特色阶段性总结会议,对2021年清溪镇中小学创建德育思政特色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全镇各中小学校在清溪镇教育管理中心的指导下,以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思政教育工作的要求,培养了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德育思政骨干,基本形成了主题鲜明的德育思政特色。

自2021年初清溪镇开展中小学创建德育思政特色工作以来,文明之花,品德之果,已香飘全镇18所中小学校。

创建德育思政特色

促进思想政治课质量明显提升

德育思政工作开展得好不好,教师是关键。清溪镇委委员钱暖枝曾多次在调研学校创建德育思政特色工作时强调,“无论组合拳怎么打,最终要落到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来。我们的思政课堂需要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既讲出了惊涛拍岸的声势,又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这就是创建德育思政特色的意义之所在。”

自2021年初清溪镇开展中小学创建德育思政特色工作以来,文明之花,品德之果,已香飘全镇18所中小学校。

对此,清溪镇除了配齐配足思政教师,并进行培训外,还通过示范课研讨、专家指导、班主任培训研修等方式,以促进思想政治课质量明显提升。同时,清溪镇教育管理中心还结合东莞教育系统“我为什么当老师”师德课主题活动,不断探索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实施途径,推动全镇教师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做到“德”“业”兼修,“学”“养”并重,当好学生成长发展的引路人。

从“我为什么当老师”主题活动的第一期到第五期的学习,短短几个月,清溪镇各学校老师们收获颇多,大家都在努力扎根、沉淀、积累,并在榜样与领军人才的带领下,努力践行着人民教师完美的姿态。

自2021年初清溪镇开展中小学创建德育思政特色工作以来,文明之花,品德之果,已香飘全镇18所中小学校。

清溪镇第二小学张春来老师表示,将要继续用自己的一腔爱心和满腔热情,感受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第三小学陈清苑老师表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绮丽学校张宝玲老师认为,作为老师,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清溪镇德育思政特色创建目标虽然基本完成,但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自2021年初清溪镇开展中小学创建德育思政特色工作以来,文明之花,品德之果,已香飘全镇18所中小学校。

7月7日召开的清溪镇中小学创建德育思政特色阶段性总结会议还对接下来的创建德育思政特色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要求各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开展创建德育思政特色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提升德育思政工作水平,要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抓紧抓实抓好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关键课程这一要点,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提升德育思政工作水平。要深入把握当前德育思政工作的新要求,切实增强做好德育思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坚持以思政课程为主导、素质教育为核心、平台建设为抓手、文化熏陶为支撑、队伍建设为保障“五位一体”的德育思政工作思路。

“德育思政课,其实就是帮学生释人生之疑,解心灵之惑,应该是一门走进学生内心深处的课程。”钱暖枝表示,“我希望我们的每一节德育思政课都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能把大道理讲得深入浅出,把大情怀讲得刻骨铭心,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的德育思政特色创建工作就成功了。”

【记者】朱晋

【通讯员】夏任远

自2021年初清溪镇开展中小学创建德育思政特色工作以来,文明之花,品德之果,已香飘全镇18所中小学校。

编辑 李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