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科技特派员下乡结对帮扶 优新品种示范点测产成果喜人

惠州农业农村
+订阅

今年是广东省乡村振兴惠州市农村科技特派员驻镇帮扶项目实施的第一年。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对接龙门县龙江镇,他们积极配合帮镇扶村工作队开展科技帮扶,实现了当地今年早造试种项目的增产增收。日前,特派员团队再次来到龙门县龙江镇,他们针对当地作物种植结构及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再次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并结合种植户需求,举办科技培训、给予科技指导,开展科技服务。龙江镇种植大户林国光、钟志均都在今年上半年开展了部分农作物的试种,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龙门县龙江镇罗洞村种植大户林国光表示,花生、稻谷、玉米之类的,全部是试验的。这几个品种产量都很高,现在已经种植了二十亩,明年将会扩大种植到三十四十亩左右。

今年上半年,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通过引进水稻、鲜食玉米、花生和蔬菜等新品种,在龙江镇建立了优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点11个。虽然受到长时间强降雨影响,但其中的花生品种“汕油红2号”,仍以实收测产鲜果重亩产1050斤,折算干果重亩产577.5斤的收成获得好评,几个水稻品种也预估产量在每亩820斤左右,达到了预期示范效果。

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朱江敏介绍,早造布点示范的三个水稻品种,还有两个花生新品种,主要是看他们今年早稻在龙江整个地区的产量表现,通过对现场的了解,还有产量的观测,几个品种在龙江的整体表现还是很好的。

市乡村振兴驻龙江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苏秉成表示,现在和市农科所合作,引进了三个优质稻种,就在合作社600亩的稻田上试种,目的就是为了改进龙江镇的水稻种植的品种结构 引进优良的种植方法,恰当的种植时机,帮助农民增收增产。

农村科技特派员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重要部署。这一制度旨在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通过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扎根基层一线开展结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朱江敏说,在今年下半年种的时候,要重点注意防范雨水天,特别是在前期水稻育秧的时候,要重视温度湿度的控制,花生种植前期,要防止高温高湿天气对出芽率的影响,后期要注意防范地老虎,把出牙的苗咬掉。

据介绍,农村科技特派员还将根据示范试种情况筛选适应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的优新作物品种,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通过良种引进和高效栽培技术推广,有效调优当地作物种植结构,优化品种资源,为当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来源:惠州电视台

编辑:卢晓蔚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